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感遇十二首(其四)·张九龄》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感遇十二首(其四)·张九龄》原文与赏析

原文与赏析张磊原创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曲江县)人。景龙初年(708左右)中进士, 开元二十二年(734)迁中书令。唐玄宗时,官至尚书右丞相,后被奸相李林甫排挤,贬为荆州长史。死后赐谥文献。著有曲江集。

张九龄的人才观是重用“智能之士”, 认为“治之本”在于“重守令”(重在选择州县官)。他对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也早有察觉,并建议唐玄宗及早诛灭,但未被采纳。他在执政时敢于谏诤,极言得失,加之能重用有识之士,时人称之为“贤相”。

这是一首寓言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其时诗人谪居荆州长史。诗人以孤鸿自比,以双翠鸟喻为李林甫和朱仙客,用隐约的言语抒发了心中受贬之冤,警告了李林甫之流当心“金丸”、“人指”之报应。

诗中“孤鸿”与大海,相互衬托。在浩瀚无穷的大海面前,更见孤鸿孤独而又渺小,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诗人受贬之后的心境,其郁抑苍老、形影相吊之态历历可见。张九龄在写此诗后两年便与世长辞了。“孤鸿海上来”,看似平而无奇,实则饱含着诗人遭贬后满腔的辛酸苦辣。就是这只从大海之上飞来的“孤鸿”,竟然没有勇气瞧一瞧积水的池子,极喻诗人受贬后的悲冤之深,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官场恶势力的恐惧。

诗人明里说孤鸿“侧见双翠鸟”,暗喻自己不敢去同李林甫之流较量,因为这伙乱臣贼子的势力太大了,然而,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如此恶劣危险的境遇中,看到了李林甫之流的虚弱和必将灭亡。李林甫和朱仙客这双翠鸟,它们的巢筑在独立高出的三珠树上。俗话说: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得无金丸惧”的反问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双翠鸟害怕“金丸”击中的恐惧心理。这正是李林甫之流虚弱本质的形象描写。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是诗人借孤鸿之嘴警告李林甫之流:翠鸟高筑巢儿在树头,要当心毙于“金丸”;你们气焰如此之盛, 当心成为众矢之的! 诗人心里虽燃了一团冤火,却不让喷吐出来,读之,竟无怒火中烧之感,警告中有劝告,这是儒家所谓温柔憨厚的诗教传统。

诗的结句,意境高远,耐人寻味。诗人这只“孤鸿”面对大海、翠鸟、珠树、珍木,终于采取了超脱的态度:既不重返大海,也不恋于池潢,更不愿意去涉足于珠树和珍木的枝头,而是翱翔于广阔万里的苍穹之中,那些弋者——猎取者将无法猎取!彼时彼地,诗人采取“走为上策”之计,也是一种处世之术!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诗人饶有机趣地采用了借物起兴、以物喻人的手法。诗中咏物就是说人,说人也就是咏物。如“孤鸿”、“翠鸟”、“巢”、“游冥冥”、“弋者”等词,处处意存双关,其中“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既是说理, 又是劝诫。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陈子昂、张九龄“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充分肯定了张氏在唐诗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就从这首诗里亦可略见一斑。

  • 上一篇: 唐顺之(明)
  • 下一篇: 渡荆门送别
  • 猜你喜欢
    • 《思齐》情诗三百首赏析

      思齐 作者: 龚协 【本书体例】

    •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渔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前四句俯仰今

    • 崔曙庭《尚书》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崔曙庭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

    • 《烛影摇红 松窗午梦初觉赏析》

      【注释】:此词融情人景,饶有情韵地抒写夏日松窗午梦初觉时的感受,创造出迷离惝怳,清丽闲雅的词境。上片首句“ 一亩清阴”,极言松阴覆盖面积之广大;次句“半天潇洒”,极言松树之高爽 。意此句下缀“松窗午”三字,总括上文,兼点题面,说明以上情景

    • 咏花诗词之《晚莲》全诗原文鉴赏

      李群玉 露冷芳意尽,稀疏空碧荷。 残香随暮雨,枯蕊堕寒波。 楚客罢奇服, 吴姬停櫂歌。 涉江无可寄,幽恨竟如何? 晚莲即晚开迟谢的莲花(亦即荷花)。诗中写的是少数莲花残存枝头,因露冷香消,复遭夜雨,纷

    • 礼记全集《礼器》原文赏析与注解

      礼器 【题解】 “礼器”就是礼可以使人成器的意思。方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运而无名,器运而有迹。《礼运》言

    •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全文赏析

      寄小读者(通讯十)冰心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原名为谢婉莹,笔名冰心,意为“一片冰心在玉壶”。被称为“

    • 朱自清《背影》原文、导读、鉴赏和赏析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

    • 古代诗文名篇之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历史散文·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

    • 清·黄景仁《捕虎行》世态人生感悟诗作

      在黄景仁众多显赫的七言古风中,有两首以虎为题材的诗,其一是《圈虎行》,另一便是这首《捕虎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