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崔颢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向推绝唱,而未言其故,读者欲索其佳处而无从。评此诗者,谓其意得象先,神行语外,崔诗诚足当之。然读者仍未喻其妙也。余谓其佳处有二:七律能一气旋转者,五律已难,七律尤难;大历以后,能手无多,崔诗飘然不群,若仙人行空,趾不履地,足以抗衡李杜。其佳处在格高而意超也。黄鹤楼与岳阳楼,并踞江湖之胜。杜少陵、孟襄阳登岳阳楼诗,皆就江湖壮阔发挥。黄鹤楼当江汉之交,水天浩荡,登临者每易从此着想。设崔亦专咏江景,未必能出杜孟范围。而崔独从“黄鹤楼”三字着想,首二句点明题字,言鹤去楼空。乍观之,若平直铺叙。其意若谓仙人跨鹤,事属虚无,不欲质言之。故三句紧接黄鹤已去,本无重来之望,犹长恨歌言入地升天,茫茫不见也。楼以仙得名,仙去楼空,余者唯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耳。谓其望云思仙固可,谓其因仙不可知,而对此苍茫,百端交集,尤觉有无穷之感,不仅切定“黄鹤楼”三字着笔,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通篇以虚处既已说尽,五六句自当实写楼中所见,而以恋阙怀乡之意,总结全篇。犹“岳阳楼”二诗,前半首皆实写,故后半首皆虚写,虚实相生。五七言同此律法也。
与此诗格调相同者,沈佺期龙池篇云: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李白鹦鹉洲云:鹦鹉来过吴江上,江水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沈诗前四句专咏龙池,李诗前四句专咏鹦鹉,皆一气直书,皆于后四句写诗意,与崔诗同调也。后人登黄鹤楼者,因崔颢而不敢题诗。乾隆时黄仲则,自负清才,有句云:坐来云我共悠悠。为时传诵。亦好在托想空灵,就崔之白云悠悠句,加以“我”字,遂用古入化,然不能越崔之诗境外也。
-
《新安吏》是杜甫的一首名篇。通过描绘吏治无能,贪污腐败的现象,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担忧和对官员失职的责备。诗中以新安吏为代表,用极具讽刺意味的方式揭露了吏治的弊端,对人民的困惑和寄托了深厚的同情之情,具有批判现实的倾向。杜甫以独特的笔法刻画吏治之乱,对读者提出反思,引发共鸣。这首诗既寓意深远,又意味深长,堪称杜甫的佳作。
-
古文观止·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① 伪临朝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原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鉴赏】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
-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
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③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④ 【注释】 ①山西村:在浙江山阴。②
-
春来触地故乡情,忽见风光忆两京。金谷踏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独有不眠不醉客,经春冷坐古湓城。
-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全名为《高上玉皇心印妙经》,简称《心印经》。道教经典,涉内丹炼养及早晚讽诵。一卷。托言为无上玄穹主金阙大道君所述。(该书的作者及年代不详) 该书全文四言韵语,五十句,共二百字。主要讲道教的修炼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