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留存有欧阳文忠公集。
题解“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因朱淑真生查子词有“遥望楚云深”句,亦称“楚云深”。此词被认为是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时写,词人正值青春年华,为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夫人所作。
简析这首名词采取对比的手法,上阕尽情渲染了元夕夜月光皎洁,灯火璀璨的盛况,用以烘托“人约黄昏后”的甜蜜温馨;下阕则描写今夕月灯依旧,“不见去年人”的凄零与失落。这种今昔情景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更加有效地表达了词人在爱情遭遇上的伤感和苦痛。此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如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俗风情。
-
第一章 在凄凉的十一月, 日子变得更阴郁, 风吹树叶纷纷落, 我旅行到德国去。 当我来到边界上, 我觉得我的胸怀里, 跳动得更为强烈, 泪水也开始往下滴。 听到德国的语言, 我有了奇异的感觉; 我觉得
-
一 有一种承诺可以抵达永远。用爱心铸造的承诺,穿越世间最昂贵的感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凝聚成无价的父爱。你心存祝福,心境里
-
“六字真言”又称“观世音咒”。所谓“六字真言”即梵文的六个音节构成的咒语:o ma i padme hū ,汉语音译:“唵摩尼钵咪吽”或“唵嘛尼叭弥吽”等。这六字真言在佛门法事中常能听到,其梵文六字也
-
暂寄长生库 缓急人常有 客人有困顿 聊敷度日资 权衡我岂无 当铺解燃眉 益人兼利己 有忧店可解 有无来共济 裕国更便民 无钱物能当 你我都相安 南北客商客南北 当铺解有忧之急 佐助人间之缓急 东西当铺
-
【3432】为官必作为(冯国权、刘军民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8万字,2017年2月第1版,39元)△共十章:何谓“为官”;为官必修身、必勤廉、
-
大家去谒灵②, 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 各自想拳经③。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1931年12月25日上海工人刊物《十字街头》半月刊第2期,未署名,后编入《集外集拾遗》。 ②谒灵: 即谒陵,瞻仰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兴起于法国,流行于西欧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从它的发生、发展到衰落,长达二百年之久。由于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提出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之称。 作为文艺思潮的古典
-
俞安期《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弈石》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弈石刘仙巖(1),仙人刘仲远所居。抵山之半,入户旋返而上登者,爲升真洞,仲远鍊真沖举(2),咸在兹焉。左下
-
君子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名言: 君子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注释: 民胞物与: 视人民为同胞, 视万物为同类。指仁慈之至, 爱及万物。内圣外王: 内具有圣人的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