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名言: 君子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注释: 民胞物与: 视人民为同胞, 视万物为同类。指仁慈之至, 爱及万物。内圣外王: 内具有圣人的才德, 外行王者之政, 指有高度的道德修养。忝(tian):辱, 有愧于。
句意: 君子的志向, 要有把人民视为同胞, 把万物看作同类的度量, 要做出内有圣人才德外行王者之政这样的大业。这样才无愧于父母养育之恩,不愧为世上的完人。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
-
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
-
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
-
《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庄子·外物》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篇章之一。文章主要探讨了外物对人们的诱惑和干扰,提出了心灵的超越和内在自主的重要性。通过对外物的讽刺和批判,庄子告诫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我超越。这篇文章以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语言展现了庄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深邃的洞察力。译者对原文进行了细致的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庄子的哲学思想。整体而言,这篇文章既有哲学思辨的深度,又有文学表达的优美,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
【原题】:洪元夏{僚去亻日小加目}行业赞集王右军书帖赞
-
日本象征主义印象派代表诗人。原名隆吉。生于日本福冈县山门郡冲端村一户酿酒商家庭。十八岁在《文库》上发表和歌和新诗。不久,其非凡的诗才为诗人河井醉茗发现。1903年中学辍学赴东京,考入早稻田大学文科预科
-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出处】唐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 【鉴赏】炉火熊熊燃烧,红彤彤的炉火将天地也照得通明。炉中因温 度太高,火星四溅,紫烟蒸腾。此句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
-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
古文观止·李桢·读《信陵君传》 李子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