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三江口苦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查慎行
三江口苦雨
那刹矶头雨杀风,千樯烟气湿蒙蒙。
楚天低压平羌外,何处青山认皖公。
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1727年),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举人特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家居十余年。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敬业堂集他山诗钞。
题解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诗人重游江西,途经安徽桐城东南枞阳河入长江处的三江口,遇秋风苦雨而作此诗。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简析该诗描述了苦雨之景,抒发了苦雨之情。前三句由近及远,细腻地描写了那刹矶头风雨交加的近景,继而描写江面千帆停航,雨气蒙蒙的中景,第三句写到了远处浓云低压的楚天和旷野,一片烟雨苍苍。最后一句“何处青山认皖公”,既是写景,也是叹息,含蓄地抒发了诗人遭遇凄风苦雨的愁闷和无奈之情。
-
【注释】 ①芳樽:对酒杯的美称。这里指饮酒。 【评解】 绿杨芳草,烟波拍岸,花间蝶舞,枝上莺啼。又是春光烂熳的时候了。流光似水,物换星移。随着岁月的流逝,不觉朱颜暗换,情怀已非当年。眼前恼人春色,益令人断肠。这首词通过春光
-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
-
隐士多为思想家,从朱放的诗句里读者可以领悟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受。《题竹林寺》中有着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难料的伤怀。 竹林寺依旧有美丽的烟霞景观,但是岁月消磨人难免会有改变。美丽的依然美丽但欣赏的人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这可以被理解为一
-
《先秦散文·国语·重耳婚媾怀嬴(节选)》原文鉴赏
-
天命 ① 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② ,修道之谓教 ③ 。(《中庸》一) 注释 ①天命:自然。②率性之谓道:按照自然本性而生活就是“道”,就算遵循大“道”了。道,本意为道路,引申为道理、规律。③修道之谓教
-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作品赏析【注释】:富贵故如此。(故一作固)
-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作品赏析伏柱:一作柱史。这首诗是杜牧送给当时的围棋高手王逢的。诗中描
-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亚司河海
-
治秃喻 【原文】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1]。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2]方术。时彼
-
郁达夫《怀鲁迅》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