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渔父歌》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渔父歌》情诗三百首赏析

渔父歌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原文】:

吴越春秋:伍员奔吴,追者在后。至江,江中有渔父,子胥呼之,渔父欲渡,因歌云云。子胥止芦之苇,渔父又歌云云。既渡。渔父视之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父去,子胥疑之,乃深潜苇之中。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不见,因而呼之云云。子胥出,饮食毕,解百金之剑以赠。渔父不受。问其姓名,不答。子胥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胥行数步,渔者覆舟自沉于江。

日月昭昭(1)乎寝(2)已驰(3)!与子期乎芦之漪(4)

日已夕(5)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6)急兮将奈何?

芦中人,岂非穷士(7)乎!

【鉴赏】:

按这首歌的序,简取于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也正可作这首歌的解题。三节歌正表示着渔父的三种心情:

第一节:“日月昭昭乎寝已驰”。渔父看到了逃亡者慌急的情况,于是首先告诉他说:现在天正大明大亮,过江是不行的!“寝”,你休息吧,停止你逃亡的奔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期”,约会,和你约会在荒苇的岸边相见,以商谈过江的事。

这是初见慌急逃亡者,渔父为之设想的歌。他知道这人是谁么?该是不知道,那为什么为他这样着想呢?因为逃亡者都是危困中人,救危扶困是义胆忠心者之所为,于此即可见渔父为何如人了。这种只用事件本身塑造人物内心形象的手法,朴素得很,却也艺术性很高的。

第二节,“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渡逃亡者,须要日夕。可是日停止了,老是不夕。其实这不是日停止不夕,而是渔父为逃亡者着想,盼日速夕的内心形象。这朴素的造型,形象等待者焦急的内心,实在很好。“予心忧悲”,就说明了这焦急心情。在等待中,日夕了,而

“月已驰兮”,日下去了,月停止驰,就是还没上来,正是天黑的时刻,与上“日月昭昭”、须要“寝已驰”,而现在就:

“何不渡为?”为什么不快快渡江呢?因为:

“事寝急兮将奈何!”你的事情已临于危急了,会怎么样呢?就是只有乘此时机渡江了。

这是为逃者等待到了个好时刻,日下,月未上,天色正昏暗。上句“何不”不是问,而是责,责其有疑虑,下句“事寝急”:是渔父代为拿主义的坚决形象。

这节歌:“日已兮……月已驰”,连起来,形象个日下、月未上的昏暗时刻。鲁迅的小说药,一开始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一片乌蓝的天”,笔法与此正同,所以这儿的造型非常美。“何不渡为”,是责其犹疑,“事寝急”是代为拿主义,坚决的很。渔父的义胆忠心,炳昭千古,感人至深。所以这节歌在艺术造型上来说,在表现渔父的义胆忠心来说都是使用的很好的表现方法。

第三节

“芦中人,岂非穷人乎”!吴赵春秋“芦中人”三字复出,更显出是呼唤人的口吻。“岂非穷士乎”,是说你莫非不是一般人,怎么会这样躲躲藏藏,多疑多虑呢?在当时各国分立的情况下,一般逃犯,逃了就算了。可要是什么大人,就不同了,会引动国与国的干戈相向。所以这句是惊咤的意思。惊咤其非穷士而是什么大人了。及赠与百金之剑而说“此吾前君之剑”,那此为何如人,渔父就完全知道了。所以这句就为“覆船自沉”,次彻底救此人作了隐笔了。

我们总看这首歌,只凭渔父一人的歌词,就刻画出了一个性情憨直,救人心切的义胆忠心的典型人物,同时也形象出了一个在危难中极为多疑的有伟大抱负的典型人物。从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来说,实在够得上是上乘之作,这首歌能流传千古,其原因当在于此。

猜你喜欢
  • 白居易《书事咏怀》全诗赏析

    官俸将生计,虽贫岂敢嫌。金多输陆贾,酒足胜陶潜。[陶潜诗云:常苦酒不足。]床暖僧敷坐,楼晴妓卷帘。日遭斋破用,春赖闰加添。[每月常持十斋。是年闰正月也。]老向欢弥切,狂于饮不廉。十年闲未足,亦恐涉无厌

  • 古典小说《刘伶纵酒 》全文和鉴赏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

  • 一言不信,终身为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一言不信,终身为尤。》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全诗赏析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浮光凝折水,积润疏圆沚。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怀德践遗芳,端操惭谋已。谋已谬观

  • 《无题二首 赏析》

    作于:(1931年) 六月《鲁迅日记》1931年6月14日:“为宫崎龙介君书一幅云:大江日夜向东流(下略)。又为白莲女士书一幅云:雨花台边埋断戟(下略)”宫崎龙介和白莲女士是夫妇。①谢[月兆]《暂使下都夜发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鉴赏】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十八日,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 歌 德《自然——断片》原文

    自 然——断片 ◆ 歌 德 自然!她环绕着我们,围抱着我们——我们不能越出她的范围,也不能深入她的秘府。不问也不告诉我们,她便

  • 白居易《落花》全诗赏析

    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独有病眼花,春风吹不落。

  • 苏轼《送路都曹》全诗鉴赏

    积雪困桃李,春心谁为容。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我亦倦游者,君恩系疏慵。欲留耿介士,伴我衰迟踪。更课升斗积,崎岖等铅舂。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锺。结发空百战,市人看先封。谁能搔白首,抱关望夕烽。子意谅已

  • 耶稣之死和复活

    《新约·马太福音》第27、28章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天,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 “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站在那里的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