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洛矣》情诗三百首赏析
瞻彼洛矣
作者: 邵之茜 【本书体例】
【原文】:
瞻彼洛矣(1),维水泱泱(2)。君子至止,福禄如茨(3)。韐有奭(4),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决泱。君子至止,鞞琫有珌(5)。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夫,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鉴赏】:
在诗经中,歌颂周王室的基业,赞美周天子的诗篇主要集中在“大雅”之中,而且在“大雅”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数量也多。但在“小雅”中亦不乏此类篇章。从内容上看,这就是一首歌功颂德的诗篇。诗中描写一位拥有“六师”军队的“君子”观兵洛水的情景,他并受到诗人热情的礼赞。“六师”即“六军”。周礼·夏官中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由此即可推知,此诗中这位拥有“六师”的“君子”无疑是周天子。因而,旧说此是描写周天子会诸侯于东都,讲武洛水,诸侯歌颂周天子之诗,则是符合诗意的。
全篇共分三章,每章六句,共十八句。第一章落笔即对洛水进行具体描绘,并以此起兴,以洛水宏伟气势比附周王的威严,以洛水的宽阔深厚与滔滔不绝来形容周王之“德”,博大宏深,无所不至,从而引出了“君子至止”,即周王到洛水一带会见各方诸侯的事件来,并显示了周王室军队威武雄壮的气势,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西周时代,中央政权还很有力量,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也操在周天子手里,诸侯虽然有兵,但不能擅自作战。当时最大的诸侯只有三军,其余的只允许有二军或一军。因而我们不难悟出,周天子“福禄如茨”的根本原因是他拥有一支令诸侯不敢妄动的强大军队,并非如诗经里一些作品中所强调的是受之于“天”。第二章描写军队的装备,不仅刀箭锋利而且还有“珌”,即刀鞘上美好的饰物,这一章仍然表现了军队的重要,它是为君长寿、国泰民安的有力保证。诗的第三章,承前两章,进一步歌颂周王的威严与圣明,并祝愿他寿享万年,永保周王朝兴旺发达,国泰民安,全诗也在一片赞颂不已的气氛中结束。
由于此诗歌功颂德内容的局限,因而较之“小雅”中的其他篇章而言,显得不够丰富多采,风格庄重、典雅,更接近于“大雅”。但此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独到之处,结构整齐,每章前三句都采用了重叠形式。全诗以“维水泱泱”起兴来歌颂周王开始,直至祝颂周王“福禄既同”、“君子万年”做结,看似平铺直叙,略无夸处,但却秩序井然,在短短的十八句中,作者不促不迫,从容道来,反复渲染,尽情称颂,使人对周王会诸侯这一事件和作者对此所持有的态度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大雅”中一些颂辞冗长重复,使人生厌的篇章相比,可以说这是一首干练之作。
-
刘瑾是明朝继王振、汪直之后又一个专权的大宦官。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出现了宦官刘瑾专权,比王振专权更加严重。在刘瑾当权期间,制度为之大变。《明史·阉党》曰:“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
-
《唐才子传》称刘希夷:“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这首《晚春》诗就是描写晚春一个闺中少妇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在外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春天,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而这位洞房中的佳人却难以成眠。“洞房”,即新房,暗示佳人为新婚少妇。如今却只有她一个独守空房,她因此孤寂难
-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
廿年居上海, 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 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 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 南无阿弥陀②。 【注释】 ①本诗手迹题款为: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仁兄教正。邬其山,即内山完造 (188
-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
-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
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 作品赏析【原题】: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固同游,元佑六年三月十一日
-
逸谚戏侮,博弈顽鄙。投之生黎,俾勿冠履。霜降稻实,千箱一轨。大作尔社,一醉醇美。
-
周彦文先生逝世,中国文坛上一颗闪耀的文学之星陨落了,这让我们幽思绵绵,悲痛不已。周彦文先生,陕西府谷人。他的幼年经历了从陕北到鄂尔
-
全诗可分为五段。前四句为第一段,接过卢侍御《通塘曲》“通塘好”的话题,总言通塘好,并指出通塘所在。青萝四句写通塘的人物活动。钓翁,都是隐者,鼓棹、渔歌,志趣不一,互不交往,互不相识。 浣纱女郎,足肤鲜白,在清水的映衬之下,格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