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讽赋歌》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讽赋歌》情诗三百首赏析

讽赋歌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原文】:

岁将暮兮日已寒,中心乱兮勿多言(1)。内怵惕兮徂玉床(2),横自陈兮君之傍(3)

【鉴赏】:

据章樵古文苑卷一所记,此歌出自战国著名的辞赋家宋玉的讽赋。赋中说,漂亮美艳的主人之女来推我的门户,说我大概饿了吧。她炊饭烹羹,劝我进食,情真意浓,又反复为我唱了此歌。由此可见,这诗是一位女性为她所倾慕的男子所歌,是一首倾诉衷肠的心曲,表达爱情的恋歌。诗作以时序起笔,写其落寞之情。时近岁末,一年将尽,秋冬相代,天气趋寒。“岁将暮”点明时间,见出迟暮之感;“日已寒”交待节候,暗寓寂寥之意。岁暮日寒,这是一个顺承的因果关系。下句,明言此时心绪,此刻情怀。心中纷乱,此用直陈笔法;切勿多言,出以祈告语气。“乱”因情思而起,相思恋情搅动了她平静的心绪,引起了感情上的波澜。寒气袭人,心受煎熬,错乱纷杂,茫然无绪。“多言”则牵愁惹恨,益添其乱,愈助伤情。此句把由节令变化而触引的人的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和感情活动,描写得极为细腻生动,揭示得异常真切传神。外则严寒逼人,内则心不堪乱,恐慌畏惧,以就玉床。自乱而怵惕,感情自又进了一层。“内怵惕”承上披示心理,“徂玉床”启下写其外在动作,表明乱中有决,意有所向。“玉床”极言床第之美好华贵,亦与人的品貌相关合。结句是沉思之后所作出的抉择。前面写相思恋情,婉而见曲,含而不露,似有一线顾虑,又有一丝羞涩。冷寒侵袭于前,百虑磨折于后,在进退失路、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索性抛弃一切疑虑,无所顾忌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床而卧,横陈君侧,举止大胆,行为狂放。这一句,是全诗感情的总爆发,其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与执着追求,于此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令人慨叹不已。全诗四句,首言时序,次言心绪,再言所思,后言所为,承接转合,紧凑自然,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诗作是以女性的口吻传达的,感情浓烈,情意绵绵,既有精确的心理描绘,又有细致的动作刻画,绘声绘色,真率直露。四句诗句句押韵,两句一换韵,换韵处正是诗歌内容的转折之处。这种句句押韵的形式,使诗歌韵律和谐,节奏鲜明,体现了早期诗歌的某些特点。全篇均为七言,句式整齐划一。而诗中每句都用“兮”字,又正是典型的楚歌形式,具有浓烈的楚国地方色彩和楚地歌谣情调。

猜你喜欢
  • 有关于责任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题解析 [解题]责任(responsibility)是指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应尽的职责或应做的分内事。 [析题]那么,什么是责任心?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

  • 《戏题赠二小男》

    [唐]刘长卿 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併在身。 欲弃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未知门户谁堪主,且免琴书别与人。 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郤霑巾。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题赠给自己两个儿子的。诗人通过概

  • 《上李邕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

  • 杜牧《寄李起居四韵》全诗赏析

    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冻醪时。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南国剑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自怜穷律穷途客,正劫孤灯一局棋。

  • 陈子昂《感遇·之廿八》全诗赏析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左去右曷】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 杨平位《耕手》散文鉴赏

    对一垄土地下犁的时候,耕手总会吧嗒着旱烟满眼瞄着,看得有些门道的时候,他会打几个哈欠、对着山坡吼上几嗓子,山坡上吃草的牛儿

  •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关汉卿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 古文辞类纂《屈原九章橘颂》全文

    屈原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

  •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北楼》全诗赏析

    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 国学名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出处和解释

    【名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语出《老子》七十七章。意思是自然界是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社会却不是这样,它是减少不足的来献给有余的。说明“天道”是公平的,而“人道”是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