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梁歌》情诗三百首赏析
河梁歌
作者: 王长华 【本书体例】
【原文】:
渡河梁兮渡河梁(1),举兵所伐攻秦王。孟冬十月多雪霜(2),隆寒道路诚难当(3)。阵兵未济秦师降(4),诸侯怖惧皆恐惶。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5)。天下安宁寿考长(6),悲去归兮河无梁。
【鉴赏】: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灭吴之后,旋即挥师北渡江、淮、与齐、晋两国相会徐州,进贡于周室,同时号令齐、楚、秦、晋兵辅周朝。因秦桓公背约违命,勾践即发兵渡过黄河西攻秦国。时值初冬季节,士兵们饱受天寒地冻之苦。秦人见形势不利,即引咎归降,越人还军回国。士兵们对兵不血刃就结束了这场战争感到十分高兴,所以唱出这首歌以表达当时的心情。这是吴越春秋提供给我们的理解此诗的背景材料,虽然这里的说法与史记的记载略有出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此诗基本精神的把握。
诗从战争的开始起笔,以战争不战而胜、越国士兵回师还国结束。一首短短的小诗,给人留下的有关这场战争的印象是十分完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写战争并没有细致记述战争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分别简单交待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后,用抒发感受和渲染影响来完成全诗,从而为读者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这是抒情作品与叙事作品的重要区别,也是这首短诗的主要特点。从诗中可以看出,越国士兵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战的,他们有强烈的要求和平安定的愿望,所以他们对不战而胜的结果感到十分欣喜。但同时,他们对战后越国的称霸诸侯,步前代霸主之后尘也相当热衷,并进而认为越国的称霸恰恰是保证“天下安宁寿考长”的必备条件。这是那个时代普通人民、普通士兵的真诚想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这首小诗,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战争的顺利结束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诗末“悲去归兮河无梁”一句又把原来兴高采烈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张弛相济,乐去悲来,这一笔别致地为本诗增添了令人思索的余味。
-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 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 恶! 是何言,是何言!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黄河长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长江与黄河的古诗大全,关于黄河长江的诗句(各两个),描写黄河,长江的古诗。《过长江》【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先秦散文·国语·优施教骊姬远太子》原文鉴赏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 【译注】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洗衣服 的村女们回来了;荷叶左右晃动,打鱼 的小船穿过荷丛,顺水而下。浣:洗。 莲:荷。上下句均为因果倒装的句
-
从第一句看“时候”,从第二句看“景象”。重视“霁”的理解。①善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把晓行所见静与动的景致写得变幻神奇。②把云误当山峰,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③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却把景物描摹得生动逼真。 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江西省建筑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江西的古诗词,描写江西的古诗词,全中国关于江西的古诗词(加上朝代)。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宋] 晏几道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赣江
-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白头岁暮苦相思,除却悲吟无可为。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读前后
-
《诚信忠厚,加于百姓。》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原题】:曾守谯楼既成邀宾从同登议辟双门以复旧观从士子请也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伤槐者之女(谏下·二)》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