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爰》情诗三百首赏析
兔爰
作者: 王纪刚 【本书体例】
【原文】:
有兔爰爰(1),雉离于罗(2)。我生之初尚无为(3),我生之后逢此百罹(4)。尚寐无吪(5)!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6)。我生之初尚无造(7),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8)。我生之初尚无庸(9),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10)。
【鉴赏】:
西周后期,政治黑暗,朝政腐败,统治者不仅剥削下层劳动人民,就连他们内部也是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诗经·大雅·瞻卬曰:“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就是反映周幽王强夺其他贵族的田地及奴婢之事。又因为幽王宠爱褒姒,并欲废申后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引起申侯不满,便联合其他部落举兵攻周,杀幽王、虏褒姒,立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由于西周故都经过战乱已残破不堪,又有西戎族威胁,便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平王东迁后,势力日渐消弱,各地大小诸侯蜂起,他们“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以会盟主”,根本不听周王室的诫令,互相之间也展开激烈的争战。兔爰一诗,即是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现象的作品。诗序认为:“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以为是“闵周之作”,其实不然。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有一段话,对其主题可说作了较精辟的概括:
“这首诗表现一个阶级动摇的时候,在下位的兔子悠游得乐,在上位的野鸡反投了罗网。这投了罗网的野鸡便反反复复地浩叹起来。只睡觉吧,管他妈的!——你看他的心目中还有什么上帝存在?……我觉得这也是一首破产贵族的诗。证据是:(一)这种厌世心理根本是有产者的心理;(二)兔与鸡的取譬明明是包含得有上下阶级的意义;(三)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正是诗人所浩叹的乱子。”
有人还认为这是劳动者的悲苦之作,相较而言,郭氏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从诗意看,诗作者是一个经历过西周宣王中兴、西周衰败以至灭亡,并经历过平王东迁,诸侯背叛而纷争的失意贵族。他以“兔”作比,看到曾经处于下层的贵族甚至普通民众现在悠闲自得,而作为有一定地位的自己(“雉”)却接连遭到不幸,联想到当初无为逍遥的日子,对比现实,感到十分颓废、悲伤,无奈间,只有“尚寐无吪”、“尚寐无觉”、“尚寐无聪”,——还不如睡大觉,什么也不顾的好!
诗歌采用比兴手法,以“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有兔爰、雉离于罦”、“有兔爰
,雉离于罿”起兴,一方面借悠闲漫步的兔比喻地位低于自己的贵族及平民,借高飞在天的雉比喻位居他人之上的贵族,并以其鲜明的遭遇和不同的地位反差引发出“今不如昔”的主题,另一方面,又以此而起兴,引出下文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值得注意的是,连用三个“有兔爰爰”,却又用了不同的“雉离于罗”,“雉离于罦”“雉离于罿”,读者不难发现,悠闲漫步的兔子,神态始终是悠闲适意的,而“雉”就不同了,在奋飞过程中不断地碰到罗网、捕鸟笼、捕鸟车等陷井上面而难以自由。这种反复描述和重复表现,增强了两种不同境遇的对比度,起到了深化主题的效果。
作者遇到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在极端的不解与困惑中,不由得想起过去闲适得意的时光,“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初尚无庸”,当初“我”根本不需用努力做什么,为事情操心,照样悠闲,遐意,可今天怎么啦?“我生之后”,“逢此百罹”、“逢此百忧”、“逢此百凶”、“在“我”生活的今天,却碰到一系列的忧愁事、烦恼事、凶险事!上一层以兔与雉(别人与自己)作对比,这一层是自己与自己作对比,过去是如此地逍遥自在,如今却遭到一连串的打击和不幸。世易时移,恍惚间,竟出现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原因呢?作品没有回答,作者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他所能做的,只有“尚寐无吪”“尚寐无觉”“尚寐无聪”——还是囫囵睡大觉吧,再也不要动了,再也不要醒来,再也不要关心世事了!看到此,一种没落贵族式的消极用世、苟且偷生心态一下子暴露无遗。作者于此显露其消极难为的悲观心态,我们也因此而看到:这种消极无为、不能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在历史的巨变中,只能遇到一个又一个打击,一个又一个不幸。
诗歌对比鲜明,一喟三叹,于反复的叙述中表现其失意悲观的心态,写作上有着鲜明的特色。用韵也非常工整,罗、为、罹、吪同属歌部,罿、造、忧、觉又相为通韵,罦、庸、凶、聪同属东部,利于诵读,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在四言句式的整齐排列中,间用“尚无为”“尚无造”“尚无庸”等三言句式,使诗歌更为活泼,有较强的节奏感。每小节之后的“尚寐无吪”“尚寐无觉”“尚寐无聪”数字,单独成句,如金奏玉磬,戛然而止,典型地表现出诗作者决然消沉、不求闻觉的悲观心态,使作品的表现性更为丰富。
-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第一百八十八卷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作品赏析【鹤注】此亦夔州西阁作,故云江喧楼迥。诗成后,拈垂白二字为题,非专咏垂白也。《汉书·杜周传
-
【原题】:张孝显晨访懋忠堂因拉陈升可王囦道同饮径醉卧小阁醒则晡矣戏呈诸公
-
该诗运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诗歌用到了“乌衣巷”“《玉树后庭花》”等典故,抒写了人事凋零之感。 从全诗结构看,首联极写南京地势形胜,是得天独厚的帝王兴业之都: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凋残破败气象,物去人非,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一扬一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亲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亲情的诗句古诗15首,有关亲情的古诗文,关于亲情的诗句古诗15首。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题都城南庄 作者: 崔护
-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长绠汲沧
-
兔园春雪梁王会,想对金罂咏玉尘。今日相如身在此,不知客右坐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