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情诗三百首赏析
子衿
作者: 王正志 【本书体例】
【原文】:
青青子衿(1),悠悠我心(2)。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3)?
青青子佩(4),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5),在城阙兮(6)。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鉴赏】:
这是一首恋情诗,表现姑娘等待情人时内心细致曲折的感情,描写十分生动真实。这个姑娘可能与她相知的人发生了什么误会,久等情人不来,出于自尊或害羞,又不愿直接去找情人,只好在他们经常幽会的地方等待,希望自己的情人能来寻找自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写姑娘思念的心思是如此的忧伤,这深深的相思之情,对方是否知道呢?所以姑娘在表白自己心思时,前面贯以“悠悠”修饰,使我们可以具体感受到姑娘思念的深切。姑娘心爱的人是一个衣领青青的少年,这里以青青的衣领指代少年,是因为青青的衣领老是在姑娘的眼前闪现,而诗歌把“青青子衿”放在“我心”之前,正是细致地表现了姑娘思念时真实的内心活动,先是脑海里浮现出情人的影子,呼之即出,然后才说自己对他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文句前后颠倒,成功地表现了姑娘迷恋情人时真实的心理状态。下面写姑娘久等时心里的埋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是姑娘的自言自语,独自在倾诉内心的秘密,纵然我没有去找你,难道你也不通个音信,这一退一进的表述,把姑娘抱怨之情,描绘得如闻如见。
第二章是第一章内容的重唱,也是第一章感情的推进与补充。诗句只换了几个字,就写出姑娘心里深一层的感情波折。“青青子佩”,这时眼前浮现的是少年佩玉的青色带子,与第一章联读,少年倜傥的风貌更加显现在我们的面前。“悠悠我思”表明思念到难以忘怀的程度,“悠悠我心”的感情更深入一层。前面埋怨,心上人不通音信,这里就怨怪对方难道不能抽空来一趟,表达了自己十分希望见到情侣的急迫心情。
第三章复叠的形式有所变化,前两章的等待埋怨之情,在这里变成了内心的焦躁不安,“挑兮挞兮,在城阙兮”,先是写往返走动,次则写等待的地方。这样,不仅点明了他们经常相约的处所,而且更为突出地写出姑娘内心的焦急不安,从而使她希望见到情侣的感情又升腾到一个新的热点,并由此而发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呼喊。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更为强烈地写出姑娘热切的思念,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
今 李大钊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为甚
-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这是一组反映远古时代抢亲情景的民歌。它很像现代电影中的三个特写镜头,将古代社会抢亲的情景和场面反映得淋漓尽
-
闻山口五郎尺八剑气是孤独的剑声,有时是哭如晾衣绳上的水珠我们凝聚着生天地茫茫无非要完成各自的死亡在我就要折断的时候在我就要折断的时
-
《黄裳白门秋柳》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黄裳 我们到南京时是一个风沙蔽天的日子,下关车站破烂得使人黯然。站外停着许多出租汽车,我们坐了其中的一部进城去。原想借这冒牌的华胄的风姿可以有点方便,
-
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
远离都市踏青,那些楚楚动人的野花,时常能撩拨起我心灵深处的感动,甚至于带给我以无声的震撼。在人迹罕至的野外,无数的野花次第开放,以
-
不怕死人总好生恶死,但虚骄的哲学家及诗家有谤生而赞死者。哲学家赞死的话,大概如下:死是逃避人生风浪的海港——产生一切自由,消除一切
-
清平调·其三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简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
-
吴家村的树 烈日当空,阳光洒遍吴家村的角角落落。吴家粮仓在烈日下矗立着,默默地忍受着阳光的暴晒。粮仓南侧一棵构树努力伸展腰肢,试图
-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希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