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陆机《猛虎行》诗意|阅读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陆机《猛虎行》诗意|阅读答案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陆机(253—304)字士衡,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父皆三国吴的名将。 晋书·陆机传说他“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其父陆抗曾为东吴大司马,父卒后,陆机领父兵为牙门将。吴亡后十年不仕,后与弟陆云至洛阳,名动一时。入晋朝仕途,历任太子洗马、著作郎、中书郎、平原内史等职。太安初年,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长沙王司马人,任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统诸军二十余万人;陆机本不欲领命, “因辞都督,颖不许”,为免“首鼠避贼”之讥,遂勉强从命。由于陆机在成都王这里是“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左长史卢志、小都督第超等,都十分嫉恨陆机,每有谗言中伤,并诬陆机有反志。后陆机所率部伍在鹿苑被长沙王打败,成都王听信谣诼,杀死了陆机。陆机在乱世欲“志匡世难” “康隆晋室”,结果遇到的却是世难未匡,己身先殁,空留“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之叹。在中国文学史上,陆机身为文人能统率几十万兵马,实临战场;他写作诗文,更精于文艺理论,这两点都是少见的。陆机诗现存一百零四首,很注重形式,多是模拟之作,个别作品较为优秀。陆机的贡献主要在文学理论上,他文赋,空前深入具体地论述了文学创作构思的特点,是研究文学创作内部规律的名著。

猛虎行是乐府古题,原辞说: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诗中所表的基本意思是,提倡行止合乎礼法,遵由正道,自重自爱。陆机写猛虎行,有反于此意,他从志士匡扶世难,应有通权达变的宗旨出发,以形象表明,志士的苦心并不是慎于出处就可以了,他在现实中生活,总遇有他无法摆脱的现实具体矛盾,为此,抽象地给自己定两条行为标准,是并不能解决实遇的许多苦恼事情,所以人们才有人生实难之感叹。在一个人杖策远寻,追求功业的途程中,有时也可能“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虽然对于正直之士说来,不能高蹈风尘之表,这是使人永远嗟叹的。陆机认为这种局面很难摆脱,然而就是这样地违心从事,往往也是岁月空过,功业无成。具体到他自己的生活中,他深感境况也是如此。他认为自己是一根“急弦”,要弹动就没有缓弱之音;有亮节,要发声就要慷慨陈词。而这一切都是时君之命所不容的。因此,发声很难,不发声也很难。在心志难平时,走进深山幽谷,可以把内心的苦闷悄悄地说给自己;登上高山之巅,可以把心志的委屈诉予云天。陆机对于这样的生活是充满苦闷之情的。

他从自己的身处乱世的复杂经验中感受到,“人生诚未易”;而最苦闷的还在于无法排遣愁怀。耿介之志,不得舒展;急弦亮节,难发声响;要改变这种境遇,却又无有良策,这样持续下去,是俯愧于地,仰愧于天,论古比今,皆为恨憾。陆机身处西晋八王之乱的中心,他怀着匡世济时的志向,委身于成都王司马颖,并临戎征战,对治下之军,也敢加管束。但八王之间的你争我夺,从总体上是一场狂虎群斗,不论是过程本身,还是最终结局,都不会有益于社会人民,可能陆机在实践中对此有所觉察,所以才写了象猛虎行这样的抒写行为与志向相矛盾的诗。然而,可悲的是他没有认清自己已经是身陷恶虎之群,更谈不上及早抽身,所以他是既清醒又糊涂地走向不可知的悲剧结局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乱世英雄,或慨叹“世上英雄本无主”,或入世匡时,行有违心,最终又不能不慨叹“行路难”。陆机的这种慨叹,是历史共同演进形式中处境相似的人,都可能具有的情态,只不过陆机强烈地反映到诗中了。

这首诗感情真实,意态深沉,情辞并进,以难解作结,发人深思,余味无穷,在古代抒情诗中是一首极为特异的诗作。

猜你喜欢
  •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雨后,河水迅速涨了起来,野渡上空无人,只有一艘船自行横渡。这个场景生动地展示了春潮的猛烈和大自然的宁静。文章描述简洁而精确,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融入其中的美景。

  • 辛弃疾《念奴娇 赋雨岩,效朱希真体》全诗鉴赏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露冷风高,松梢桂子

  • 《哀江南赋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庾信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 (1) ,大盗移国 (2) ,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 (3) ,公私涂炭 (4) 。华阳奔命,有去无归 (5) 。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6) 。三日哭于都亭 (7) ,三

  • 欧阳修《赠许道人》全诗鉴赏

    洛城三月乱◇飞,颍阳山中花发时。◇来车马游山客,贪看山花踏山石。紫云仙洞锁云深,洞中有人人不识。飘飘许子旌阳後,道骨仙风本仙胄。多年洗耳避世喧,独卧寒岩听山溜。至人无心不算心,无心自得无穷寿。忽来顾我

  • 创新者的窘境

    【4016】创新者的窘境(〔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著,胡建桥译,中信出版社,21万字,2010年6月第1版,38元)△共两部分11章:一、为什么大

  • 孟东野走马观花李长吉骑驴觅诗

    孟东野走马观花李长吉骑驴觅诗考进士是古代读书人眼中主要甚至唯一出路,科考影响了很多诗人的一生,诗人孟郊直到了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

  • 武松不是情种

    武松不是情种想说说武松。中国人谁不知道武松呢?谁不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呢?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武松应该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虚构形

  • 古代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注释与译文

    【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注释与译文]蝉儿的聒噪,鸟儿的鸣叫,使山林反而显得更加寂静幽深。诗人以动中见静的笔法,创造了恬静幽远的意境。 参考文献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原文、注释和鉴赏

    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2), 平明送客楚山孤(3)。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4)。 【注释】 (1)此诗作于王昌龄任江宁丞期间(约741747)。昌龄官江宁丞之日,因晚年不拘小节,谤议沸腾

  • (鲁迅)《狂人日记》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鲁迅狂人日记》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鲁迅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