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情诗三百首赏析
遣悲怀三首
作者: 元稹
【原诗】:
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1),嫁与黔娄百事乖(2)。
顾我无衣搜荩箧(3),泥他沽酒拔金钗(4)。
野蔬充膳甘长藿(5),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6)。
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7),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8),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9)。
邓攸无子寻知命(10),潘岳悼亡犹费词(11)。
同穴窅冥何所望(12),他生缘会更难期(13)。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14)。
【译意】:
一
韦公最疼爱小女儿,但她嫁给我这个穷书生百事都不顺利。
看见我无衣翻箱倒柜找衣裳,软缠求她拔下金钗去买酒。
野菜充当饭菜豆叶吃着也很香甜,仰靠古槐树的落叶添着薪柴。
现在薪水超过十万,为你设置祭品请僧道祈求冥福超度亡灵。
二
过去戏说身后的事情,现在都到眼前来。
生前的衣服已经大多施舍给别人,针线仍然存在不忍打开。
怀念旧情所以依然哀怜你身边丫鬟仆人,也曾通过梦境给你送钱财。
诚然知道这种悔恨人人都有,贫贱夫妻百事都很悲哀。
三
无事坐着的时候悼念你也是自我悲伤,我离死又还能有多少时间呢?
邓攸没有孩子寻思是命中注定,潘岳悼亡妻子又有什么用呢。
死后合葬又能达到什么希望呢?他生有缘相会是更难期遇的。
只有用自己的整夜不合眼,来报答你一生都未舒展的眉。
【点评】:
这三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的。韦氏是元稹的原配夫人,二十七岁时病逝。诗人通过回忆韦氏婚后甘于贫苦生活和对自己的深情厚意,沉痛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和爱恋,表现出夫妻之间真诚笃厚的感情。韦氏死后,元稹曾作过许多悼亡诗,这三首则最为有名。
第一首追忆贫贱生活中夫妻的恩爱,突出妻子的贤惠和自己的抱憾之感。第二首写妻子走后自己的哀思,并忏悔当年因贫贱而带给她的不幸和悲哀。“诚知此恨人人有”句写出了人所难免或人会共有的夫妻永诀之恨,而想到妻子在生时连一天稍微宽松富裕的日子都没过过,心中特别抱愧,于是由心中吐出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来,引起了若干家庭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第三首从悼亡写到自悲,悲叹人生有限,妻子二十多岁就去世了,自己又有“几多时”呢,紧接着通过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丧妻无子的悲感。在无可奈何之下便又想到,死后即使能同妻子合葬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人死已无知,想结来生之缘是不可能的事。在绝望之余,想到只能以自己的整夜不眠来报答亡妻生前的恩情和弥补她因困苦生活不曾一日开心的一生。简直是沉痛之极,缠绵不堪。
-
董文友奴年两七。比陶家八八、李家七七,风情仙韵知难并,自思量,可及十分之七。却似天
-
劝农使者古丈夫,不惜春衫践泥涂。王事靡盐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四十岂不
-
现代报告文学、宋之的作。原载1936年6月20日出版的《中流》杂志创刊号,收入上海一般书店1937年4月出版的《赐儿集》。在“左联”倡导报告文学之后,当时引进、借鉴外国报告文学作品成为一时风尚。这个作
-
【原题】:虞兵级宥康永年未六十一日相继力求归农余因嘉其志作小绝以纪之
-
威尔士诗歌 从塔利辛和阿内林的颂歌到今天,威
-
菩萨蛮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希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
朋友回了一趟老家,是自己驾车走的,途中穿过好几个省。在经过一些旅游城市时,她停下来从容地玩了几天,然后准确地把车停在自己家门口的那
-
何吾人之介特,去朋匹而无俦。出靡时以娱志,入无乐以销忧。何岁月之若骛!复民生之无常。感阳春之发节,聊轻驾之远翔。登高丘以延企,时薄暮而起雨。仰归云以载奔,遇兰蕙之长圃。冀芬芳之可服,结春蘅以延佇。入虚
-
子曰: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 ① 之盗也与?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注释 ①窬(yú),在墙上或门上打洞。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装模做样以虚伪的表情来亲近别人。如果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