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高》情诗三百首赏析
崧高
作者: 邵之茜 【本书体例】
【原文】: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1),王缵之事(2)。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3),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4)。钩鹰濯濯。
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远王舅(5),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6),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嘽嘽(7),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鉴赏】:
这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为宣王的母舅申伯受封于谢城而作的一首赞扬诗。并把这首诗送与申伯以表示祝贺。
全篇共八章,每章八句,章章不离对这位皇亲国舅申伯的褒扬,极尽鼓吹之能事。我们从全篇不难感到在当时,作为皇亲国舅的显赫,以及那种得势而气盛的张扬,同时使我们悟出在西周时期,裙带风已经盛行,并不是鲜有的事了。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周宣王要加封他的母舅,作为臣子的尹吉甫就利用这件事,向申伯进献美言,极力奉承。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阿谀拍马、官场的审时度势、趋炎附势的情形从中也可见一斑。
首章就把申伯神化起来,称他是嵩山降下的神灵所生,给他蒙上一层神秘的光彩,并使之成为周室的中坚。接着讲其继承先王的事业受封于南邦国,周宣王委派召伯虎带人去给他营建谢城,还为申伯经营好田产。当这一切都借王室和大臣之功安置好之后,周宣王又赐给申伯由四匹雄壮矫健的马拉的大车,赐给他精美的玉器,并为他设宴饯行,准备好所需的粮食。经过这样一番充足的准备之后,申伯“番番”而入于谢城,即十分神气地进入了谢都。前七章,从申伯的身世,宣王的封赏入笔,详细地将申伯得到的封地、城池,以至于替他服务的官员,赏赐的车马、宝玉和所需的粮草,逐一道出,在铺陈叙事之中来突出申伯地位的显赫。在诗的末章作者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将此诗赠给申伯,颂扬他的功德,尽管如此,我们在这首诗中仍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申伯这位国舅的显赫是由于皇亲关系,是建筑在对别人的掠夺和驱使上,自己却并无半分功业可言,作品中那些美饰动听的语言,终究掩盖不了当时那种任人唯亲、一人得道,亲属们随之升迁的状况。因而使此诗仍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此诗词藻典雅,音节呆板,句式虽以四言为主,但也夹杂有五言句子,体现出齐整和谐与参差错落二者的有机统一。
-
【注释】:原题:十月十六日发南昌下半月过建康便风顺流日行二百里舟人云未有如此速者
-
法国诗人,唯美主义*领袖泰奥菲尔·戈蒂耶*的成名作,代表作,也是唯美主义的奠基作品。1835年出版。 青年诗人阿尔贝崇拜外形的美,追求完
-
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 ① ,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雎曰: “唯唯。” 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 “唯
-
前八句写张稷来访。“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这两句所写未必都是实情,作者这样写是表示落职之后地位的卑下、生活的艰辛,以反衬张徐州来访情谊的珍贵。下面转述孩子的告语。“有客款柴扉”,这客就是张稷。孩子的话是说客人的排场,但不直指客人,而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意思】姊妹弟兄都享受着高官厚禄,杨家从此光宗耀祖。
-
一 雪大如席,天地苍茫。 如撕碎的羽绒被,一抖,天地间就充斥着这白色的精灵。雪花急切地扑向大地,沉重的身形将厚厚开得正好的苇絮
-
【原题】: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二首
-
刘大櫆 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夫煦之以恩 (1) ,任其然而不然 (2) ,迫之以威使之然 (3) ,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谓贱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于其心 (4) ,
-
【原题】:四月间读杜牧之荷叶诗一时回首背西风之句尝拟为立春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