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宋]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宋]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宋]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杨万里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共四首,这是其中之一。“伏涛”原指比较平静、未有大浪掀起的水势。这里比喻在岭下看山,看不出有多大高峻突起之势,可是,见了山却又与人争胜斗强——你高,我更高!“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诗人望远山,起初看时,那山只如伏涛般平伏而不高耸,然而等到自己爬山登上更高的地方时,回头再看刚才登过的山,这时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脚站得更高时,而那远山则又比自己更高了。“陟”,升高。“一登一陟一回顾”七个字,写了登山、升高、回头、远看四个连续动作,把诗人登山又望山写得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我脚高时他更高”,这是诗人登山时一刹那间对远处高山的感受。诗人以“脚高”正衬“他更高”,由于“我脚高”是动景,因此使本来不活动的远山也相对地活动起来了。“他更高”,把远山写活了。其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常登山的人往往有如诗人那种经验体会,在平地或山脚看远山,常常感觉到那远山并不高峻,然而待到自己爬上更高的山时,才发现那远山仍旧比自己站的地方更高远。它具有“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意境与哲理,给人以学无止境、品节高尚无绝顶,强人之外有强人等有益的启迪。孔子的学生曾说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其理趣也是这样。

诗人另有寄题王国华环秀楼(二首)之二情趣与哲理颇似此诗:“平地看山山绝低,上楼山色逐层奇。不知山与楼争长,为复楼随山脚移?”这两首诗的意境与哲理何其相似!他们都给读者以新鲜活泼、情趣盎然的美感。

杨万里写诗的兴趣主要是描写自然景物而不在反映社会现实。而他笔下的景物往往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又往往具有深邃的哲理。这就是杨万里作品动人的奥妙之处。

猜你喜欢
  • 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作谓语的句子。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下面的例子为常见的判断句式: 1.“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

  •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

  • 《岁晚赏析》

    “岁晚”原本指时节。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但这个节气有时候出现在农历“年初”,有时候又出现在农历“上一年年末”,凡后一种情况,即称作“岁晚”(岁晚,即“年末”),民间亦称作“内春”。“岁晚”,在这里是指农历九月。此时,秋水澄碧,菊花正开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翻译与解读

  •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赏析》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

  •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注释】 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交:结交,交友。 华落:花落,犹言色衰。 渝:改变,违背。 【赏析】 安陵君是楚国大夫,深受楚宣王的宠信而得势,整天洋洋得意。谋士江乙认为不妥,告诫他说: “以财交

  • 毛泽东诗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注释和鉴赏

    毛泽东诗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壁上红旗飘落照 ② ,西风漫卷孤城 ③ 。保安人物一时新 ④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⑤ 。 纤笔一枝谁与似 ⑥ ?三

  • 《某伏睹判府司徒侍中置酒宴客即时雪作谨成七赏析》

    【原题】:某伏睹判府司徒侍中置酒宴客即时雪作谨成七言律诗一首上献

  • 名画《江帆楼阁图》赏析

    江帆楼阁图 唐· (传) 李思训作 绢本青绿设色 纵一○一.九厘米 横五四.七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绘画的金碧山水开始走向成熟,是在隋代,存世原迹只有一件展子虔的《游春图》。明代鉴赏家詹景凤曾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