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示长安君》诗意|阅读答案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 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出身于一个寒素的地主家庭,二十岁以前随父游历南北各地,目睹了社会现实的许多矛盾现象,宋仁宗时代考中进士以后,为地方官,曾借官谷给农民,办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情。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后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大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由于朝中保守派的反对,新政难行,王安石被迫辞职,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荆公。王安石是一个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他反对天命论,主张“权时之变”;在文学主张上,倡导为文当“有补于世”,但对于艺术形式的作用重视得不够。他的诗文险峭奇拔,自成一家,对宋代诗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王安石的大妹妹文淑是工部侍郎张奎的妻子,封长安县君,王安石要远离家乡,据注家判断是仁宗嘉祐五年出使辽国,临行前给妹妹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一些家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非常真挚的情意。一、二两句概言离别与相逢,都是使人容易动情意的事,不论老少时节都是一样。三、四句是写别前聚晤,自家兄妹,送别无须排场,简单的酒菜,闪烁的灯火,更能衬托出此间的意远情深。五、六句是说过去几年湖海相隔,今日聚首之后却又要长期远别。七、八句是说别时不知何时再见,等秋雁南飞时再听我的消息吧。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寄深意于平常情景的描写,对于表现自家兄妹的天然情感,是极恰当的艺术处理。这是艺术形式的分寸感与生活情态内容的统一。诗的风格上把含蓄与自然结合在一起,因此平易却不浅白,含蓄又无做作。以最后两句为例,说的是后会日期,但不可预料,还要说得具体一些,还可以有所指望,那最恰当而又含蓄的语言,就是“寄书应见雁南征”了。如果不是这样写,直说:远托异域,生死难料,岂可预言归期?那该使自己的亲人多么难过,多么忧心!
-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
-
短篇小说。宗璞著。写于1978年。小说刻画少女梁遐从玩世不恭到勇敢地参加1976年清明天安门广场正义斗争的心灵的历程,表现了新老两代知识女性对“四人帮”的无比愤慨与坚决反抗。十年动乱中,梁遐的父亲受迫
-
不知南方或其它地方咋样,我所生活的西北,人们家里的炕上,都要铺毛毡的。西北跟南方相比,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差异很大,温度也不一样,冬
-
蕲州城下晚泊——与土人语及西方事平,有喜而作野阔秋无际,天空夕始凉。渔船下浦急,畬火入云长。洲远怀鹦鹉,山危指凤凰。戍人新敛甲,垂
-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
苏轼 李太白,狂士也。又尝失节于永王璘,此岂济世之人哉? 而毕文简公以王佐期之,不亦过乎? 曰: 士固有大言而无实,虚名不适于用者,然不可以料天下之士; 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争事之,而太
-
回中峰火入。塞上追兵起。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
-
3到5年级语文日积月累古诗词(语文小学日积月累古诗词重点全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3到5年级语文日积月累古诗词,内容包括语文小学日积月累古诗词重点全部,小学语文名言警句古诗文3至5年级,求:一至五年级的古诗词(包括日积月累)。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语文园地二 聪明在
-
香山之美,一因形胜,二因花香。形胜更多来自于香山脚下的长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香山没有海拔的优势也没有形体的奇伟瑰怪,但滔滔长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八年下册语文古诗词,内容包括八年级下册语文全部古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全部20首古诗词,八年级下册语文所有古诗(人教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