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五代]李煜》原文与赏析
[五代]李煜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李煜的子夜歌有好几首,这首是其中之一,描写宫苑游宴,及时行乐。词中写了李煜在侍妾伺候下,把盏豪饮,柔笑承欢的宫苑宴乐。词的起始两句“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是李煜图及时行乐之语,可是我们如果抛开词作者的特定身份与所叙内容,它倒揭示了一种规律,即人生须抓早,珍惜少年时,不要空抛光阴,错过大好时机。
“寻春须是先春早”,春既然要去“寻”,可见还未到春满人间之时,但也已有了报春的讯息,否则于隆冬腊月,再努力也是寻不到的。“寻”,是已有端倪,稍露痕迹的时侯;“先春早”,即先于春的最早时,也就是春将临大地之时。这时,虽不见千紫万红,也不觉春风遍拂,可是一枝红杏出墙,春草露尖,春鸟调喉,一点红色,一声鸟鸣,一撮绿茸,都报道了春消息,这时最有欣赏意味。因为这一点、一声、一撮之中蕴含着无限春意,勃勃生机,预示着姹紫嫣红的大好春光即将君临大地。正因为如此,“看花莫待花枝老”,等到花枝老时,虽也还能见到繁花如锦,感到春意充足,可是不久就将是落红遍地,春随流水而去。
词人虽然写赏春的时节,可这却使人感悟到人生哲理。人一生最佳时刻也在“先春早”,而不是“花枝老”时。千金难买少年时,少年时最富精力,最多理想,虽然稚嫩,可却朝气蓬勃,热情洋溢,最须珍惜。
李煜词赢得人们喜爱,不是它那游乐宴饮的生活,而是他往往把握了一种人们普遍感受的东西,如此词开头两句得到人们的认同。同时这两句又能激发人的种种联想,这也是词句具有哲理性的效应。如今人们往往截取“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两句,作为勉励人珍惜少年时的箴言了。
-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枝叶攸玻守臣不任,勩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
-
此词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可能是与词人有着感情纠葛的歌舞女子。这个女子令词人爱慕不已。美月当空,已能勾起人无限秋思。面对中秋夜月,那怀人之情便愈发浓烈了。于是词人借月写意,传递了词人对歌舞女子的怨尤与不忍相舍的复杂感情。 词的上片就中
-
王国维《人间词话·天乐殊笑人》经典解读 天乐殊笑人 曾纯甫中秋应制,作《壶中天慢》词,自注云:“是夜,西兴亦闻天乐。”谓宫
-
早起三朝当一工,常余一勺成千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早起三朝当一工,常余一勺成千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吾将以节俭化天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①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③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④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①子:您,客气称呼。衿(jin 巾):衣
-
澜晓曦·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澜晓曦她的命运是在女儿4岁那年骤变的。那年,父亲突发弥漫性脑梗,瘫痪在床,无法自理。所有人劝她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