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诗意|阅读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诗意|阅读答案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初任县尉,因久不升迁,弃官客游燕赵间。后曾参佐幕府,唐宪宗闻其名,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又升至礼部尚书。李益自负文才,往往鞍马间为诗,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所作边塞诗,形象鲜明,感情热烈,风格明快豪放。李益的诗每写出后,教坊的乐人曾争相谱唱。

诗人写经过十年离乱之后,遇见了青少年时代曾经见过面的表弟,由于多年不见,见面之初却又见而不识,可是一经通名之后,当年留在头脑中的容貌,很快就恢复起来,与眼前的老大之人合而为一。少年亲友,久别重逢,中间又有十年离乱,互相说起家国变化、个人经历,真是沧海桑田,感慨万端;当把这些话说罢以后,报告午夜的钟声已经响起。然而一旦天明,诗人又要登程远去,不忍分手的知心亲友,今后不知又远隔几重秋山?这首诗写久别相聚、暂聚又别,聚情深厚,别意深沉,写得特别亲切生动。

这首诗的诗情由四个层次构成: “喜”、 “见”、 “言”、“别”;并巧妙地把这些一一展开表现,然后凝成为和谐的整体。在抒情诗的艺术结构上,如此匀称而完善者,实在少见。

“喜”,这是本诗的第一层次, “喜”的基础是“见”,所以头两句是在“见”中写“喜”,突出所“见”的“喜”之所在。一对姑表兄弟,从小分别,中经十年离乱,可喜的是“历尽劫波兄弟在”,在长别离之后幸有一次难得的相逢,这事本身是可喜的。诗人在喜见之事中抒发了内在的欣慰感情。为了表明喜非寻常,诗中在时间上突出了经历“十年”,人已从小“长大”;条件是“离乱后”,而且是“一相逢”,这决非平常时的小别重见可比,所以“喜”字足当诗题之首位。

“见”,这是本诗的第二层次,是喜事中的一个特写场面,诗句中只写了“初见”的一瞬间: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十个字中只有叙述,没有描写,也没用对话,但是见面过程里的特有动作与相适应的对话问答,却不言而可知,因而在艺术上收到了诗的既精炼又具体可感的效果。

“言”,这是本诗的第三层次,就本事而言,兄弟相见聚谈,是客里相逢的主要内容,所占时间最多,见面即谈,从白天谈到午夜,所谈的内容,是别来各人在变乱中的所历所闻,亲戚两门的身家变化,这些有如沧海桑田的往事交谈,实写是不可能的,也无必要,但又要表明所谈之多,谈也谈不完,谈后又多有感慨,而结构地位所定的表现文字只有五言两句,李益找到了: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概括得十分具体,又有情境的个性特色。

“别”,这是本诗的第四层次,它从对立的意义上深化并又收结了“喜见”,也是聚首长谈之后的惜别之言,与第三层次的“言”的不同在于前者是“言”聚前之事,此刻是“言”别,“言”别后事,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结尾两句可谓赠别诗中的赠别言,情深意重,余味无穷。

猜你喜欢
  • 苏轼《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全诗鉴赏

    儿童笑使君,忧愠长悄悄。谁拈白接?,令跨金騕褭。东风吹湿雪,手冷怯清晓。忽发两鸣髇,相趁飞AA18校放弓一长啸,目送孤鸿矫。吟诗忘鞭辔,不语头自掉。归来仍脱粟,盐豉煮芹蓼。何似雷将军,两眼霜鹘皎。黑头

  • 王国维《人间词话·尽君今日欢》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尽君今日欢》经典解读 尽君今日欢 词家多以景寓情。其专作情语而绝妙者,如牛峤之“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 吴宗强《春雨》散文鉴赏

    已是早春,按历书,春已打过。农人讲:“春打一棒,阳气朝上。”早晨下起了雨,感受到了春雨与夏秋之雨的不同。夏天的雨来得急躁,暴烈。

  • 《舟中立秋赏析》

    秋天是草木凋零的季节.相对于人生来说,又象征着壮盛之期的逝去,垂老之年的到来。所以尽管秋光也很美,却很少有入能像唐人刘禹锡那样豪迈高唱: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康熙三、四年间,担任“江

  • 韦应物《游开元精舍》全诗赏析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 辛弃疾《鹧鸪天 不寐》全诗赏析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作品赏析【注释】①不寐:未眠,或欲眠不成。词写不寐之思。上片自

  •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名言: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句意: 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的, 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甜的。他不能知道饮料食品的正常滋味, 是由于饥饿干渴影响的缘故。 出处: 《

  • 《春日春陪韩签虞丞解监修禊事即席中有虾菜梨赏析》

    【原题】:春日春陪韩签虞丞解监修禊事即席中有虾菜梨枣分韵得虾字

  • 宋词典故“一鹗”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一鹗 【出典】 《汉书》卷五一《邹阳传》:“吴王以太子事怨望,称疾不朝,阴有邪谋,(邹)阳奏书谏……其词曰:‘……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夫全赵之时,武力鼎士袨服丛台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 《蒿叟居沪报得曾孙赋记一诗适庸庵同年至出示赏析》

    原题:蒿叟居沪报得曾孙赋记一诗适庸庵同年至出示和作亦次韵寄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