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立秋赏析》
秋天是草木凋零的季节.相对于人生来说,又象征着壮盛之期的逝去,垂老之年的到来。所以尽管秋光也很美,却很少有入能像唐人刘禹锡那样豪迈高唱: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康熙三、四年间,担任“江西参议”而分守“湖西道”的施闰章年交四十七、八,正将进入老年之期。“顷年在官,引疾不许”,在这样的年龄遇上阴沉的“立秋”天气,自不免要悚然畏警了:回想当年来到临江府,芷是东风骀荡的春日。倘说那时还曾满怀ff春风骑马到江城,正值繁花照眼弱”的由衷喜悦和勤于民事的几多热望的话;那么秋风数度,当诗人又在“萧水、章门三日路”的公务往返中迎来衰飒秋日的时候,却再没有多少令他欣慰的事了——岁月蹉跎,年光如流,壮盛有为的四年多,就这样,逐水”逝去。眼看就要临近老年,怎能不感到深深的怅惘?此诗开篇以“垂老”映对“秋”节,引出“年光一逝去的幽幽慨叹,正表现着许多仕人步入衰秋时共有的苦涩之情。
而且诗人又是在孤舟客宦之中。如果遇上的是“秋风兮婿姻”的晴和之日,则船行江河之间,鸥飞白帆之上,虽说也难免会感到“水阔孤帆影,秋归万叶声”的清寥,毕竟还有青峰黛峦可眺、麦气豆香可赏.现在却是“阴云”沉沉、“急雨”敲篷,诗人所见副的,便只有岸草的瑟瑟偃伏和滩舟的颠荡乱雨之景了。“阴云沈岸草,急雨乱滩舟”二旬,即从眼前实景落笔,勾勒了一幅令人犯愁的动态画面。作为诗人孤消身影的黯淡背景,恰可有力地点示,诗人此刻的心境已变得怎样阴郁和纷乱。
施闰章是一位优时悯乱之士,他的思绪,无疑要比寻常的羁旅之客深沉得多。这些年来,国家时局仍处在动荡不安之中:晚明桂王虽已被吴三桂征平,郑成功、张煌言领导的义师,却依然坚持着悲壮的抗清斗争。为了安靖东南,清政府调动重兵,屯驻江浙皖赣一带。康熙三年秋七月,还发动了钲台湾”之役。施闰章对动乱的时局颇为担忧,在中秋对月诗中,即发出了“好酌清尊满,休教恨白头。不知今夜月,几处战场秋”的叹息。但身为一介饱读“诗书”的文士,他对安定苍生又能有多大作为?“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
-
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第一百九十一卷
-
生逢尧舜仁,得作岭海游。虽怀跫然喜,岂免跕堕忧。暮雨侵重膇,晓烟腾郁攸。朝盘见蜜唧,夜枕闻鸺。几欲烹郁屈,固尝馔钩辀。舌音渐獠变,面汗尝骍羞。赖我存《黄庭》,有时仍丹丘。目听不任耳,踵息殆废喉。稍欣素
-
《黄鹤楼》是唐代文人崔颢的名篇。本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带领读者感受到了丰富的感情和艺术表达。诗中以雄浑的语言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还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抒发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感叹。整首诗语句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通过阅读与翻译赏析,我们不仅可以真实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能力,也能够体验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
人教版四年级下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词三首讲解)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教版四年级下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内容包括四年级23.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词三首讲解,古诗词三首四下23课PPT。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
-
【4075】通鉴:司马光评史(司马光著,王玮译著,党建读物出版社,10 7万字,2018年4月第1版,32元)△共55题。选取于《资治通鉴》全书一百
-
题淮南寺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程颢,本卷《春日偶成》已介绍。《题淮南寺》,淮南寺在
-
典源出处 《晋书 嵇绍传》: (嵇)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
-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宋词典故·胡不归 【出典】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释义】 《式微》篇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是黎侯的臣下劝黎侯归国时说的话。后因引用其语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