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情诗三百首赏析
明月何皎皎
【原诗】: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1)。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2)。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3),泪下沾裳衣(4)!
【译意】:
明月多么皎洁,照着我的丝帐。
忧愁不能入睡,披衣起身彷徨。
在外苦中作乐,不如早点归乡。
走出门独彷徨,愁思当告诉谁?
远望又回房中,泪下沾湿衣裳。
【点评】:
这是一首游子思归之诗。诗作者由月夜思归、徘徊不寐入笔,接着写出户彷徨、愁思难诉;最后写引领回房,泪下沾衣。这一连串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深沉地反映出游子盼望早归的痛苦心情。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理解全诗内容的关键语,也是此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被后代诗人极为推崇的心理描写的典范之句。“客行”既有“乐”,为何又说“不如早旋归”呢?实际上他乡作客,何乐而言。然而异乡游子为什么欲归不归呢?这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本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落脚京师,却又仕途不顺,进退两难。这两句诗正刻画出他欲归而不得归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陈祚明说:“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
-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① ……(无情者)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② 。(《庄子·德充符》) 【注释】 ①情:人主观上的情欲,指人世间的是非。②
-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
惜牡丹花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yīng)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kān)。 【注释】 (1)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阶:台阶。
-
●虞美人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裕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
-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出处】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 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 醉,使人留恋。倏忽间,
-
僧惠洪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原诗今译】 花美秋千架上的彩绳飘向高空一端, 妙龄的美
-
典源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成玄英疏: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 (zen),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释义用法 苌弘忠贞而
-
《俊友》 《俊友》一译《漂亮的朋友》,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长篇代表作。该书分上下两卷,写于1885年。小说以巴黎的社会生活为场景,以主人公杜洛阿的发迹史为中心。故事情节围绕着《法兰西生活日报》层层
-
竹枝词四首·其一 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鉴赏 写深夜听唱《竹枝》。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
-
作于:(1901年)①《尔雅·释天》:“在庚曰上章”“在子曰困顿”,上章困顿,即庚子。②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5:“(贾岛)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③戛剑生:鲁迅早年别号。④长恩:明无名氏《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