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赠别宣上人》原文|赏析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
嗟余牵世网,不得长依止。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这首诗大约作于白居易第一次在长安做官之时,是一首别僧诗。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赠别而不言别事,乃从宣上人的性行写起。“世界”,佛家语,指世俗世界,包括有生灭烦恼的有情众生及其所处之环境,与佛国净土是相对的。“清净”,即六根清净,心性明彻,乃是佛徒修行所欲达到的最高境界,即所谓真如、涅槃,是是否悟彻佛性的根本标准。故诗人开篇特以设问,将此标出。从后文的 “修道来几时”来看,宣上人乃是外地来长安修道的僧人,在修行得道后,又返归故山。对宣上人来说,是否已悟彻佛理,乃是他最关心的事,故诗人从此落笔,可谓直契心机。下面两联,都是对 “清净” 的说明和阐发。一为比喻,一为阐述。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是用白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性来作比。诗人何以独以莲花比喻? 因莲花与佛有关,以佛座于莲花之上也,故佛座、佛经、佛宇、佛界,皆可称莲座、莲经、莲寺、莲界等。莲者,取其净,故净土宗亦名白莲宗。孟浩然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亦取此意。
上面四句又是从唐代广泛流传的一首佛教梵呗文 (礼忏时唱赞的一种文体)中衍化出来的。这首梵呗文称:“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著水。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白居易在此借用这首梵呗文来赞颂宣上人的高行法德。
前面是相喻,而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则是从 “性”、“行”两个方面来阐释。“性真”,即性空,意谓宣上人已心性静寂,省悟到一切诸相皆是空,皆是泡影与幻影。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曰: “一切有法,如梦、幻、泡、影。”白居易另有观幻诗对此有具体发挥。“行”即品行。“尘滓”,即尘境,“佛家以世界为尘” (苏东坡语),意谓宣上人品行高洁,不为世俗名利所羁绊。“性真”乃心之所至;“行洁”乃身之所行,“行洁”是“性真”的外观。“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是对宣上人修道的总结性评语。“此”,指佛地与佛性。白居易有诗曰:“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故佛徒之修道,分身、心两步,先以身归佛,经过一定时间的修行才能达到心归佛。只有身、心俱到,做到 “行洁”、“性真”,才算是真正参彻了佛理。那种身在山林、心存魏阙之徒,只是身到而心未到。
在写足了宣上人的 “性”、“行”之后,诗歌转入了自己的感慨并结入离别之情。“嗟余牵世网,不得长依止”写自己受尘世拘检,不能经常亲近宣上人,得到教诲。“依止”,即依从,投于门下之意。真所谓“知易行难”。理论上知道应该像宣上人那样去做,实际上却 “牵世网” 而碌碌于尘世。这种矛盾心理,用一个“嗟”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反映出诗人的愧疚心情。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写别后的离念。江淹休上人怨别诗云: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后遂以 “碧云” 为离别之特定语。“与”字,在此有随的意思,即离念随着碧云,在秋天的朝夕,时时飞起。将无形之情思,化作可感生动的形象,此介词动化之妙用也。
题为“赠别”,赠者,对所送之人有所品赞也,别者,对所送者有所思念也,将两者融为一体,详略得当,开合有度,既有禅理,复见人情,诚为别僧诗之佳作。
-
《水浒传》中经常有描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场面,作者对牛实在没啥好印象,不仅经常描写吃牛肉的场面,水浒里名字的带“牛”的往往也没有好下常
-
镆耶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镆耶三尺”,指剑;“镆耶”亦作莫耶、莫邪,古宝剑名。雄剑名干将,雌剑名奠邪。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雌剑思念雄剑,常在匣中悲鸣。“照人寒”,言宝剑光亮耀目,观之令人胆寒。“挑灯”,拨亮灯烛。作者拨亮
-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作品赏析不能:一作不知。
-
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烦冤寝不得,夏夜长于秋。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忧来起长望,但见江水流。云树霭苍苍,烟波淡悠悠。故园迷处
-
《安节,亨。》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请客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急需邀请客人意思的古诗词谢谢,关于“请客”的诗句,描写客人的诗句。---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一定要采纳啊---客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
-
指将一些不宜切碎的,坚硬的材料用磨石磨成薄片,再封藏成玻片标本的方法。动物的贝壳、动物或人体的骨骼和牙齿适宜用此法制片。 运用磨片法制片的步骤是:取材→磨片→浸洗→染色→脱水→透明→封藏。详细内容参见
-
一早晨,拉开窗帘。一缕金色弥漫床前。如春天的鸟鸣,如夏天的花开。一个大大的“晴”字,写在了天空。冬日的小鸟很懒,久未听到它的叫声了
-
〔清〕廖燕 己未 ② 春,予僦居城东隅 ③ ,茅屋数椽,檐低于眉,稍昂首过之,则破其额。一巷深入,两墙夹身,而臂不得转,所见无非小者。屋侧有古井一,环甃 ④ 狭浅,仅可供三四爨 ⑤ ,天甫晴,则已竭。
-
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