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过秦楼》诗意|阅读答案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宋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主管大晟府(国家音乐机关)。他博览群书,精通音律,把宋初的慢词向前推进一步。他的词内容多写恋情,也有羁旅、咏物之作。过去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因其技巧,称他为“词家正宗”;有人因其词中描写男女关系的近似自然主义的无聊之笔,而批评他的词“旨荡” (含意放荡)。总的看,他的词内容单薄,格调柔弱,在艺术手法上有些创造。这首过秦楼采用近乎是“意识流”的手法,写了一段爱情的回忆。情态很真实,手法也很高妙。第一句: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这是写一个凉秋月夜的静谧的氛围。回忆中的事情就在这个晚上发生。那个夜晚,月亮象用水洗过一样清亮,凉风把树叶吹得飒飒作响,街巷中人喧马嘶的声音都没有了,时间好象只供这一对情侣来消遣了。这引来了第二句: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在一个寂静的庭院里,一对情侣闲依在露井之旁;手拿轻罗小扇的姑娘,看有流萤飞过,她高兴地去追捕,扇面撩惹在花树的枝桠上,被扯开一片。——为了玩得尽意,此刻有什么不可以掷弃,休说是一把扇子!轻扇破损换来情侣同笑,代价是够轻的了。良宵美景,倏忽而逝,诗人的回忆又返回到现时,产生了第三句: “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此刻的当事人,只是当初“闲依露井”的两人中的一个人,而心情也换了一种,变成了“愁待”:夜已很深,还在那里凭栏等待,这时心不能不想从前的情景,前边的两句中写的内容完全是今日立足境中凝心回想的结果。想象中的事情在作品中出现在想象之前;此刻现时中的人的想象打乱时间自然流动的顺序,而是按心理活动内容的顺序安排形象,这都属于“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在第四句中才写的是此人此刻的现实之想: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这是那个“闲依露井”、 “夜久凭栏”的人,他对于现今处境陷入心情的沉思,他知道时移事变,流年似水,一瞬间年华闪过,想在梦中寻找都找不到她了,而人隔千里之遥,连书信也难通了。如此时光、人事、心情境遇,是足以使人悲叹的了。在词的下片中采用了对比式的单独显示方法,先写传闻中的对方,后写憔悴不堪的自身,而其间又衬以地下天上的景物,内情外物形成体,篇法极其别致。下片的第一句: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这是词作者听人传说那个捕萤女子今时的情状。原来她也在“叹年华空过,人今千里,梦沉书远”只不过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已经愁得密发稀疏,不敢再用琼梳梳理了,而美丽的容颜在铜镜中也日渐消瘦,甚至连应有的每日敷粉施朱,也都无心自理了。作者的意中人如此形销情苦,这对于怀远之人来说,想到此,会是天愁地惨,一切都会随心中的情痛神伤而改变气氛。果然,接着就写了情化的自然色调: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这种地上的湿漉漉的雨迹,滋生不已的青苔,架上正在纷纷飘落的红花片片,正是物化了的难以形容的心情状态,从中也可以象征地看到,当年那位“笑扑流萤”的活泼女子,此日已经愁损到何等地步了!下片的第三句写作者自己的内心焦灼。由于长时间彼此“梦沉书远”,那个痴情的女子会以为我早把她忘记了,她不会知道,也不会相信,我此时是为她怎样感怀动情,百无聊赖,要写诗则因过分伤情而诗才消遁,甚至已到了痛不胜忍的地步: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此时词人的心中,只有她是唯一的存在了。这种存在,随目随心在幻化,无所不在。他看到了天上的银河,银河两岸的星星,这星星中当然首先是那织女、牛郎星了,他们在闪烁;他又看到了她,也看到了自己,但是也看到了那阻隔情侣的一条实实在在的天河,在人间在天上,都是遥远的,唯一有希望的是: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也许未来是可以有起点的,因为他在那个茫茫的夜空之中,并没有忘记去辨认和寻找,起点只能在“但……还看”这里。
-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二句突兀而起,立一诗总纲。“倦”、“难”二字最耐咀嚼,伏下了贯穿始终的主脉。诗人对日复一日的水行客宿已经厌倦,何以厌倦?因为风潮难于一一具说;亦即变幻不定,莫可理究,凶险难测。看来这是说的此行观感,推而广之,
-
[原文] (节选) 靖康朝野佥言后序 靖康丙午 规以通直郞知德安府安陆县事。丁未春正月,群盗王在等犯德安府。时郡将 规摄府事,贼来攻城,规在城上与贼语,问何因到此。贼言:“京城已为金破。”规独念都城之
-
蒹葭 作者: 董笔正 【本书体例】
-
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
-
祭文·祭文研究·祭文产生的渊源 我国是个文明
-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①,山下寒流曲曲清②。 欲识个中奇绝处③,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 幔亭峰影蘸晴川④。 虹桥一断无消息⑤,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⑥,插花临水为谁容⑦? 道
-
越入寇,不韦避兵而走剡 ① ,贫无以治舍,徘徊于天姥 ② 之下,得大木而庥 ③ 焉。安一夕,将斧其根以为薪。其妻止之曰:“吾无庐,而托是以庇身也。自吾之止于是也,骄阳赫而不吾灼,寒露零而不吾凄,飘风扬
-
荒蹊腊雪春尚埋,我初独与徐生来。城高树古禽鸟野,声响格磔寒毰毸。颓垣赦屋巍然在,略可远眺临倾台。高株唯有柳数十,夹路对立初谁栽。渐诛榛莽辨草树,颇有桃李当墙隈。欣然便拟趁时节,斤锄日夕劳耘培。新年风色
-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矫首登灵阙,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