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唐·戎昱》原文与赏析
唐·戎昱
胡风略地烧连山, 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 知是将军夜猎还。
唐经安史之乱,大一统帝国元气已伤,西北少数民族借机扩张势力,唐边将守关不力,边地屡遭骚扰。“胡风略地烧连山”所描绘的便是胡虏肆虐、战火频仍的边塞局势。已是深夜,地处要塞的碎叶城却未闩城门,何故?是有紧急行动,队伍要出征夜战,还是等待外出作战的将士夜半凯旋……起首两句,便引出人们许多疑问,诗人却不立即作答,荡开一笔写那烽火台上瞭望敌情的士卒一声声传递着信息。空旷、荒凉、静寂的塞上大漠之中,声声烽子的呼叫高旋低回,令人心惊魄动,催人警觉,渲染出笼罩在孤城上的战争气氛:危机四伏,战事随时可能发生,士卒们定是枕戈待旦,只等将军一声令下……然而,点睛之笔在结句,“知是将军夜猎还”,不送出征,不迎凯旋,烽子传递的也非敌情,是自己的将军狩猎作乐深夜归帐。淡淡一笔写来,不露丝毫褒贬,但对于沉湎于玩乐不理边事的将军作了辛辣的讽刺,对大唐边塞失却往日雄风,日见衰败,饱含痛惜之情。
-
芙蓉楼①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②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①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②
-
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作者: 王之文张国生刘桂兰 【原诗】:烟笼寒水月笼沙
-
张岱:白洋潮 张岱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庚辰八月,吊朱桓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
-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
宋词典故·青春作伴 【出典】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自注:“余田园在东都。”(见《全唐
-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作品赏析【注释】:三朝:指严武身历玄宗、肃宗、代宗三个皇帝皆受重用。【简析】: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
-
道为谋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
明·傅山2老人家甚是不待动3,书两三行,眵如胶矣4。倒是那里有唱“三倒腔”的5,和村老
-
盛游西洛方年少,晚落南谯号醉翁。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後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