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泊秦淮》古诗词鉴赏
作者: 王之文张国生刘桂兰
【原诗】:
烟笼寒水月笼沙(2),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3),隔江犹唱后庭花(4)。
【原诗作者】:杜牧
【导读入境】: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南京曾是六朝兴盛之地。横贯其中的秦淮河两岸歌楼妓馆林立,河中游船笙歌不绝。唐朝都城虽不在此,但它的畸形繁华依然。诗人对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深秋的夜晚,饱经沧桑的秦淮河静静地流淌着。清冷的河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淡月的清辉穿过雾层映照着河边的细沙,白茫茫一片。在这迷蒙、冷寂的夜晚,泊舟河中,不知不觉靠近了酒家。看到人们笙歌畅饮,在疯狂享乐。独卧船舱,又听到隔岸传来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的曲子。唉!想那歌女已经忘掉后庭花曲声带来的亡国恨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客中偶感而作,揭露了晚唐权贵富豪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抨击他们只知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作者借题发挥,言此意彼,于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首联勾勒了一幅朦胧凄迷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凄凉暗淡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淡淡的惆怅。尾联于叙中议论,表面看在指责那个歌女,实际上是作者在借题婉讽。真正指责的是那些买歌作乐、荒淫无度的统治阶级。本诗用语含蓄,寓意深刻。饱含着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蕴含着难以压抑的谴责。同时也显示出诗人抑郁而不颓唐,悲伤而不消沉的精神风貌。
【思考题】:
1.本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本诗与枫桥夜泊一诗相比较,意境有何异同?
-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 鉴 赏 如果说,《逍遥游》讲的是人生态度,大其心以入天。《齐物论》讲的是思想方法,本无一物,何须齐同。那么,《养生主》讲的则是如何来长
-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静:娴雅安详。姝:美好。城隅:城角隐蔽处。爱:通“薆
-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荆钗不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儿童古诗词大全电子版带拼音,内容包括古诗300首大全拼音版,带拼音古诗大全,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带拼音。01 咏鹅 骆宾王 é é é 鹅 , 鹅 , 鹅 ,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项 向 天 歌 。 bái m
-
澜晓曦·半粒种子也有春天澜晓曦她13岁那年,命运突然拐了一个弯。她在做脚踝手术时,因为神经损伤,导致左腿从臀部以下瘫痪,从此,从小就
-
我生在农村。那是赣西北的一个村庄,一圈黛青色的山峦松落落地攥着一把土地,土地上歇着几丛房屋,房屋外是几片田野和树林,拦腰系一条白河
-
《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
是一个夏天,专程拜访九江庐山之美。对庐山的向往,来自大文豪苏轼题写的一首七绝:横看成嶺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屏居蓝田,薄地躬耕。岁晏输税,以奉粢盛。晨往东皋,草露未晞。暮看烟火,负担来归。我闻有客,足扫荆扉。箪食伊何,疈瓜抓枣。仰厕群贤,皤然一老。愧无莞簟,班荆席藁。泛泛登陂,折彼荷花。
-
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黯绿的密叶中映着桔橙金黄, 骀荡的和风起自蔚蓝的天上, 还有那长春幽静和月桂轩昂——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我心爱的人儿,我要与你同往! 你可知道:那圆柱高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