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谣》情诗三百首赏析
灵宝谣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原文】:
灵宝要略:吴王阖闾(1)出游包山(2),见一人,自言姓山名隐居(3)。阖间扣之(4),乃入洞庭,取素书(5)一卷呈阖闾。其文不可识。令人齎(6)之问孔子。孔子曰:丘闻童谣云云。吴王出游观震湖(7)。龙威丈人(8)山隐居,北上包山入灵墟(9)。乃入洞庭窃禹书(10)。天地大文(11)不可舒(12)。此文长传百六初(13),若强取出裘国庐(14)。
【鉴赏】:
开始两句,说出事情之缘起:吴王出游了,原意是想游览一下太湖的风光。可是遇到了山隐居,这位龙威丈人。
接下两句,叙述遇此人后的行动:共同北上包山,入到神庙里,这就引起以下:
“乃入洞庭窃禹书”,这个人竟入于洞庭湖中偷窃来了禹王的书。即序上的“素书”。“素书”言书是绢帛的。“禹书”言书为夏禹所著,这个书如何呢?
“天地大文不可舒”,是天地间的美胜之文,看不明白。接着歌谣者评议说:
“此文长传百六初,若强取出丧国庐”。这书文自开始传下来很长久了,是表示厄运的。要是强(第三声)取出来(就是不当取而取出来),“丧国庐”,就亡国丧家,广雅释室:“庐,舍也。”
由上可知,全歌谣分两大部分,前部分五句,叙述取书,后部分两句是童谣的评议。谋篇之序还是很好的。以后这个吴王果然丧了国庐,证明童谣之灵验。以今观之这首歌谣的迷信色彩,是很浓重的。思想上无可取。艺术方面也无什么可取处。
-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之如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之如归。》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社会建设卷
【360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社会建设卷(马建堂总主编,马庆钰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3 1万字,2018
-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 【原文】 太行之阳有盘谷[217]。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
-
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频。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玉田耕小隐,金阙梦高真。罢钓轮生蠹,慵冠鉴积尘。饵莲攀鹤顶,歌雪扣琴身。墨妙青囊秘,丹灵绿发新。岭霞明四望,岩笋入诸邻。几侄簪裾盛,诸生礼乐循。朝迁唯薦
-
孟子曰:“养心 ① 莫善于 ② 寡欲。”(《孟子·尽心下》三十五) 注释 ①养心:修养心性。②莫善于:没有比……好。道家在人生观上,也提倡“少私寡欲”。 【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
-
欧阳修的《画眉鸟》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画眉鸟的形态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感。这首诗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 The poem "The Drawing of the Sparrow" by Ouyang Xiu is a profound work of art. It vividly describes the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of the sparrow, express
-
吃点蜜尝尝味道,我就可以死了。 ——《撒母耳记》(上) 三 “你来这里听我的忏悔, 我感激你的一番美意, 对人倾诉情怀总好些, 能减轻我心头的积郁。 不过我没有干过坏事, 所以若了解我的作为, 对你们
-
巫峡盘涡晓,黔阳贡物秋。丹砂同陨石,翠羽共沉舟。羁使空斜影,龙居閟积流。篙工幸不溺,俄顷逐轻鸥。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使者随秋色,迢迢独上天。
-
我家后院小天井的三棵樗树越发粗壮了,目测至少高近十米,蔽掩东窗,遮住天日。突然发现“树大招风”诚非虚语,有时夜半风动,枝叶婆娑;如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