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置》情诗三百首赏析
兔置
作者: 王世民 【本书体例】
【原文】:
肃肃兔罝(1),椓之丁丁(2)。赳赳武夫,公侯干城(3)。肃肃兔罝,施于中逵(4)。赳赳武夫,公侯好仇(5)。肃肃兔罝,施于中林(6)。赳赳武夫,公侯腹心(7)。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题旨,历来有许多不同见解。毛序、毛诗正义、诗集传等认为此诗赞美周朝贤人众多。诗切、诗义会通、毛诗后笺等认为是“刺周南君私养士也”。墨子、毛诗说等则以为这是一首求贤诗。诗经题旨、诗经全译等又解作是“歌颂猎手英姿雄发”的。我们赞成这最后一种解释。
全诗共三章,章四句。每章前两句描述狩猎的情景,后两句触景生情,赞美英武的武士们。章与章结构相同,含义却章章不同。
每一章写狩猎活动的序幕:健壮的武士们在紧张而认真地编结捕兔的网子,网编得细密而又整齐。另有一些人正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在打桩,把编好的网张开、架好。猎场上,斧子敲击木头的丁丁声,响成一片,充满紧张忙碌的气氛。后二句歌颂武夫,意即看到这群矫捷强健的武士们,公侯们不由地联想到,如果用他们来做自己的护卫,那一定是象干和城一样坚不可摧。
第二章写狩猎活动的正式开始。武士们把张开的网、严严密密地设置在交通要道,然后把野兽从四面八方赶向设网的地方。以下二句,诗人没有接着描述打猎的收获如何,而是又收笔到对狩猎者的赞美上,这是颇具匠心的。此诗的主旨是赞狩猎者,而非狩猎活动,诗人因此紧承第一章对武士们的强壮矫健的赞美,转向对武士们智慧的赞扬:“赳赳武夫,公侯好仇”,意即这些武士们不只可作公侯的护卫,还足可作公侯的左膀右臂。
第三章写的是狩猎的高潮。武士们将兔网设置在广阔的荒郊野外,声势更加浩大、场面更加壮观,同时也进一步显示出武士们个个本领高强、智勇双全。如果把他们用作心腹,定能很好地为公侯出谋划策,效勇疆场。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说诗中的“纠纠武夫”,推论诗中描述的情景说:“窃意此必羽林卫士,扈跸游猎,英姿伟抱,奇杰魁梧,遥而望之,无非公侯妙选,识者于此有以知西伯异世之必昌,如后世刘基赴临淮,见人人皆英雄,屠贩者气守亦异……”这见解是很有见地的。
统观全诗,前两句描写狩猎活动由打桩、张网,到置网“中逵”而又“中林”,赞誉武士由“干城”到“好仇”,再到“腹心”。恰如姚际恒所说:“士城、好仇、腹心知一节深一节”。而且用这三个词自然而然地将狩猎与公侯联系在一起,由眼前之事写眼前之人,实在是高妙得很。在公侯的眼里,这些“纠纠武夫”又何曾不是君王的兔罝呢?无论将其“施于中逵”,还是“施于中林”,凭他们的武艺和谋略定能安邦强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一课外古诗词阅读,内容包括初一语文上学期课外古诗阅读,初一语文上学期课外古诗阅读,我要初一课外古文30篇(短)。龟虽寿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
-
《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本忠贞之性而见嫉妒。念谗佞之臣承君顺非而蒙富贵。己执忠直而身放弃,心迷意惑,不知所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問神明,决之蓍龜,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聞異策,以定嫌疑。故曰《
-
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
-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①。 当路②谁相假③,知音世所希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 ①违:分离。
-
“穿新衣,戴新帽,吃糖果,放鞭炮”,不知为什么,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我就情不自禁地忆起儿时过年的情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必买上几
-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3628】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亨利•哈本丁著,彭李菁译,中信出版社,16万字,2017年12月,48元
-
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元旦,有一部电影,票房直逼《芳华》,超越《妖猫传》,那就是由迪士尼电影工作室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以儿童为主角,感动了全世界的观众。在文学作品中,孩子是最出色的主角。世界的希望是孩子,在文学作品中,最鲜活的形象也是孩子。在世界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经典的儿童形象,这些儿童在作品中历险、成长,成为世界文坛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
〔美词荟萃〕 振振有词 丢三落四 勤学好问 追悔莫及 嬉戏打闹 虎头虎脑 性格开朗 乐于助人 炯炯有神 口齿伶俐 自作自受 离家出走 活泼好动 能说会道 面无惧色 与众不同 佳句宝典 1.我嘛,平顶头
-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谈笑遏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