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水调歌头》诗意|阅读答案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同父),婺州永康(今浙江县名)人。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千言立就。他没有任过官职,常上书与孝宗,主张抗金,反对和议,遭到投降派嫉恨,屡次被下狱。他看上书献策的路子走不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光宗绍熙四年(1193)参加进士考试,被取为第一名,授佥书建康府判官厅公事,在赴任途中死去。陈亮在思想上很重视事业功利,提出了“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命题,指摘理学家的空谈。他的词和散文都写得很好,气势笔力都很豪爽。
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南宋派出章森(字德茂)去金朝祝贺春节,这是南宋朝廷屈尊忍辱的行为,时势所迫又不得不例行祝贺。陈亮在章德茂临行前对他寄言鼓励,痛陈民族大义,让使节保持住堂堂威仪,坚信未来有一天会改变现在的向北方一个游牧民族称臣的局面。中原是文明礼乐之邦,历史上有无数卫国安邦的民族英雄,这种正气只是还没有得到发扬光大,但未来运势,不用问也可知金朝必定灭亡,宋朝一定会如同光辉的太阳一样照耀在中天。
这首词是送大使出使敌国,赠言中显示了作者胸中的凛然之气,自信自豪,词中气势磅礴,不可遏止,有一气呵成之势。此词虽有上下片之分,但在结构上却打破了上片景、下片情的通常结构法,而是只写情势,不写景况,但由于情感是形象中的重要构成,所以本词则以写情之突出,创造了强烈的艺术形象,并又富有思想深度和开阔的意境。
这首词中有满含激情的议论,使本词呈现了另一特点。进行文学创作,一般都避免议论的语言出现,因为哲学和政治理论要用议论的语言表达,文学则要用具体描绘的方法展现生活情态。可是文学中要写人,人本身有思想认识,这种情况决定,从内在揭示人,又不能不表现人的议论。问题是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议论,不论是作者本身的,还是作品中的人物的,都要具有艺术的特点,不应只是抽象、干燥的政治理论说教。而艺术式的议论表现特点之一,即是抒情式的议论,把议论纳于一定的激情状态之下,使理随情出,这就变成了艺术的表现方式。如词中以高度自信的心情,说到中华自有人材,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这就不止于说事,而是表现了一种豪情,现出了作者内心的具体情境,形象性正在这里。如作者讲“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并讲到历史上千古英杰人物,沉痛呼唤这种气概的重张,这都是以议论的形式,表现意志的坚定,向阻塞的世道冲击,词人的激烈情怀毕现无遗,既有了鲜明形象,也有了诗的抒情。
-
朗月分林霭,遥管动离声。故欢良已阻,空宇澹无情。窈窕云雁没,苍茫河汉横。兰章不可答,冲襟徒自盈。
-
古文观止·司马迁·滑稽列传 孔子曰:“六艺于
-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作品赏析【注释】:飞鸟灭①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①灭:消失、隐没。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语文招考古诗词,内容包括初中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单招语文必背古诗词,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花边春水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秋。望月桥倾三遍换,采莲船破五回修。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白头。苏李冥蒙随烛灭,陈樊漂泊逐萍流。[苏庶子弘、李中丞道枢、及陈、樊二妓十余年皆楼中歌酒中伴,或殁或散,独予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家人怀远”类的诗句。 远方的亲人音信不至,心中失望,愁闷无计消除。尤其是空见象
-
【原题】:某偶为木犀有赋遂别驾诸丈光和盈轴因惟晋以后名科第曰折桂两无相关至近世则又以木犀之别种有岩桂之名其实非桂也遂并为一物辄为二木讼冤呈诸丈一笑
-
作者: 〔法国〕雨果 【原文】: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
-
作者: 詹虎 对鱼的质问 你这稀奇古怪,面带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