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缭绫》察古观今诗赏析
缭绫
白居易①
缭绫缭绫何所似②?不似罗绡与纨绮③。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④。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⑤,春衣一对直千金。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无惜心。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注释】
①白居易:见咏史。
②缭绫:一种精美的丝织品。
③罗绡、纨绮(wánqǐ):皆是精美的丝织品。
④天上:喻皇宫。取样:规定的图案和花样。人间织:由民间的越溪寒女来织。
⑤昭阳舞人:赵飞燕,此处指宫中的美人。
【诗本事】
此诗作于元和年间,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一篇。
【赏评】
本诗恰如一匹娟秀灿烂的缭绫,极富艺术美感。而精美如丝的诗句间又自然流淌出讽刺之意,尽显诗人构思的巧妙!全篇以一问句领起,有引人入胜之妙。诗人用“四十五尺瀑布泉”来形容缭绫之美,妙!瀑布之流,滑润细腻而又洁白如玉,极富飞动感,诗人此比喻有让人叹为观止的魅力!缭绫之美真是美不胜收啊!“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二句,始露此诗主题,并连带出讽刺之味道。“越溪女”中添加一“寒”字,“寒”正表明织缭绫却穿不起缭绫之贫穷!“天上取样人间织”一句极富想象力,“天上取样”表明图样新奇而又难为,那到底是什么图样呢!“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云外的秋雁,江南的水色,爽目而惬意,皇家可真会享受啊!“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无惜心”二句读来极心酸,既然是从“天上取样”,又经过了“织”、“染”、“裁”、“制”、“烫”、“剪”多道工艺方成此华美之物,为何又如此不爱惜呢?皇宫里的舞女不知生活之苦啊!不知“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的纺绩之苦啊!
-
海 燕 ◆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磅着波浪,
-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
-
(鲁肃上,云: ) 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官鲁子敬是也。我使黄文持书去请关公,欣喜许今日赴会,荆襄地合归还俺江东。英雄甲士已暗藏壁衣之后,令人江上相候,见船到便来报我知道。 (正末关公引周仓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风绪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风的诗句,带有绪字的诗句,与《江城子》《钗头凤》类似的古诗词。《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多年前,我正在读小学,校园与一条小河相隔不太远,我的座位紧靠朝南的窗户,在我们那个不给老师添乱就算好学生的年代,我总是明一眼暗一眼
-
小宅里闾接,疏篱鸡犬通。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风。庾信园殊小,陶潜屋不丰。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
-
白居易的《长恨歌》对唐玄宗沉湎女色,荒废政事,招致国家大乱,有所讽刺和批判。但说到唐玄宗霸占儿媳——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时,却采取了“为尊者讳”的态度。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中晚唐以后,
-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作品赏析【注释】:“栀”念zhi“璺”念wen这是诗人
-
佛教源流及其新运动(节选) 太虚吾从事于佛学二十余年矣。以二十余年的修学、体验,得佛陀妙觉的心境,照彻了大小
-
换夫妻 清冰雪轩藏板本《换夫妻》 扉页书影 清冰雪轩藏板本《换夫妻》 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一名《谐佳丽》、《颠倒姻缘》。四卷十二回。题“云游道人编”,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