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华·宋·朱淑真》原文与赏析
宋·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 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 莫遣纷纷点翠苔。
朱淑真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女词人。因婚姻不美满,“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断肠诗词魏仲恭序)。在落华一篇里,诗人托物兴怀,企盼艳丽娇美的爱情之花不受风雨的侵凌而盛开不败,写得意深情切,幽怨缠绵。
“连理枝头花正开”,春光明媚的季节里,万木竞秀,百花争艳,连理枝头怒放的花朵愈发娇艳迷人。“连理枝”,指的是两棵树连生在一起,常用来比喻相爱的夫妻。唐·白居易有诗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即取此喻意。万紫千红,女诗人单拈出连理枝花,其以物喻人的用心不言而喻。正当连理树花盛开之时,厄运降临了:“妒花风雨便相催。”风雨交加,肆意施虐,似锦繁花,纷纷飘零。这里描绘自然界无情风雨对连理树花的摧残,实正是对现实社会摧折纯洁爱情的邪恶势力的控诉。“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韩偓惜花),诗人为眼前的情形伤痛不已,她哀感莫名地诉说内心的祈求:“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青帝”,乃东方之神,东方为春,故“青帝”即司春之神。诗人深情地祈望春神长驻世间,免使连理之花“纷纷点翠苔”。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的热烈向往和追求。作者另有诗云:“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愁怀其一)“东君”也即司春之神。春神既不能保护爱情之花,倒不如干脆不令其来到世间! 与本篇的感怀正可相互参证。据考,朱淑真婚后,不满所嫁,曾和另一男子有过一段时间的恋情,后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又分手了。那么落华一诗悲感美好的连理枝花备受摧残,很可能与她和意中人的恋爱遭遇有关。她殷切盼望“青帝常为主”,可是残酷的现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一厢良愿。她终竟未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带着无尽的憾恨,华年早逝。
封建的伦理道德、吃人的礼教导演了一幕幕爱情悲剧。朱淑真的婚姻悲剧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她将自己内心的万千情愫溶铸成诗篇,辞情兼胜,委婉动人,使我们不禁为她的不幸一洒同情之泪。她渴望幸福爱情生活的深沉哀怨的呼喊会长久地回响在人们的耳际。
-
你好,白蜡树无棣,泊头镇,三千亩白蜡树林列队站立着,百万新兵秋风一声呼哨,嗬,这些褪去稚气身手不凡的功夫小子,神气十足操练在晴空下
-
张籍请君膝上琴,弹成白头吟。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华
-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考察被尊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创作成就,人们不能不首先注意到《四时田园杂兴》这组格高调新的田园诗。作者在诗前的小序中
-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迩来又学
-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出处】唐温庭筠《 利州南渡 》。 【意思】澹荡的空阔江水,映照着夕阳的斜晖;暮色苍茫的曲岛,连接着远山翠微。 【全诗】 《利州南渡》 .[唐].温庭筠. 澹
-
威声又数中兴年,二虏行当一矢联。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追锋归去雄三卫,授钺重来定十连。别酒回头便陈迹,号呶端合发初筵。
-
典源出处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郡将常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南史 隐逸传》、《宋书隐逸传》亦载。 释义用法 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性好饮酒,酒熟时,摘下头
-
记得旧诗章,花多数洛阳。[旧诗云:洛阳城东面,今来花似雪。又云:更待城东桃李发。又云:花满洛阳城。]及逢枝似雪,已是鬓成霜。向后光阴促,从前事意忙。无因重年少,何计驻时芳?欲送愁离面,须倾酒入肠。白头
-
作者: 谢惠连 【原文】: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
-
《小利害信,小怒伤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