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葛巾漉酒”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郡将常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南史· 隐逸传、宋书·隐逸传亦载。
释义用法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性好饮酒,酒熟时,摘下头上葛巾滤酒,滤毕又戴上。后以此典指爱酒,嗜酒,率真超脱。
用典形式
【巾漉】 宋·陆游:“手钞书半淡,巾漉酒微浑。”
【酒巾】 宋·周邦彦:“愁逢杂路寻车辙,赖有高林出酒巾。”
【陶巾】 唐·白居易:“酿糯岂劳吹范黍,撇刍何假漉陶巾。”宋·陆游:“日暧登山思谢屐,病余漉酒负陶巾。”
【漉䍠】 金·元好问:“儿女团��庞行婆, 漉䍠活计苦无多。”
【巾漉酒】 唐·戎昱:“瓶开巾漉酒,地坼笋抽芽。”
【纱巾酒】 元·耶律楚材:“知音谁听断弦琴,临风痛想纱巾酒。”
【浇酒巾】 清·王夫之:“浇酒巾犹湿,当篱菊已香。”
【倾巾漉】 唐·白居易:“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陶潜巾】 清·黄景仁:“他年倘有步兵辙,此地曾漉陶潜巾。”
【葛巾湿】 宋·陆游:“漉残醅瓮葛巾湿,插遍野梅纱帽香。”
【葛巾漉】 清·钱谦益:“陶令苦乏酒,辜负葛巾漉。”
【漉酒巾】 唐·顾况:“空负漉酒巾,乞食形诸诗。”唐·朱放:“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宋·梅尧臣:“陶令生涯漉酒巾,门前种柳万条新。”清·王夫之:“青毡未损传家物,黄菊相期漉酒巾。”
【东篱漉酒】 清·吴伟业:“东篱漉酒泛芳樽,处士传家湛母恩。”
【自漉疏巾】 宋·苏轼:“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酒漉征君】 清·归庄:“径开高士蓬犹蔓,酒漉征君菊有光。”
【陶家白纶】 唐·李频:“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
【接䍠漉酒】 清·吴伟业:“接䍠漉酒科头坐,只作先生醉里看。”
【脱巾漉酒】 宋·苏辙:“拥褐放衙人寂寂,脱巾漉酒鬓参参。”宋·陆游:“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蒸酒沾巾】 宋·苏舜钦:“时有飘梅应得句,苦无蒸酒可沾巾。”
【漉巾陶令】 宋·康与之:“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都道不如归。”
【漉酒纶巾】 宋·陆游:“漉酒纶巾折,听琴拄杖横。”
【漉酒纱帽】 元·邵亨贞:“何时弭棹苏台侧?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漉渊明酒】 宋·苏轼:“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
【柴桑漉酒巾】 宋·汪元量:“遮莫貂蝉贵此身,何如柴桑漉酒巾。”
【陶公漉酒巾】 唐·刘禹锡:“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唐·杜甫:“谢氏寻山屐, 陶公漉酒巾。”
【渊明漉酒巾】 宋·曾巩:“最宜灵运登山屐,不负渊明漉酒巾。”
-
典源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
-
作者: 张翼之 《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史学评
-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夸。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如◇俎乐无涯。
-
【3345】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印张6 5 8,2016年1月,第28次印刷,18元)△一名:政治权利的原理。共分四卷
-
《丰年》是古代诗人佚名的一首诗,描述了丰收年景的美好和人们的欢乐。诗中以丰盈的稻穗、辛勤的农民和愉悦的村民为主题,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和祥和的景象。翻译中,诗人通过简短而精炼的词句表达了对丰年的赞美和对农民的敬意。诗中所呈现的丰收景象和人们的欢愉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与幸福。这首诗充满了田园诗的特点,以优美的词句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体上,《丰年》是一首充满生命力和美好愿景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文化价值。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女子背影美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漂亮女孩子背影的诗词,形容“美女背影”的诗词,形容美女背影诗句。《赠别二首》唐代:杜牧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
-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雨后,河水迅速涨了起来,野渡上空无人,只有一艘船自行横渡。这个场景生动地展示了春潮的猛烈和大自然的宁静。文章描述简洁而精确,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融入其中的美景。
-
一抹斜阳,几竿疏影,一弯清流,几点寒星。最美的风景,不过一个“浅”字。 苿莉、米兰、桂子,無不幽香沁骨,但只着月白、淡黄一抹
-
宋词典故·草为萤 【出典】 《礼记·月令》:“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释义】 古代有腐草化为萤火虫的说法。后遂用作咏萤的典故。 【例句】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张元干
-
离筵莫怆且同欢,共贺新恩拜旧官。屈就商山伴麋鹿,好归芸阁狎鹓鸾。落星石上苍苔古,画鹤厅前白露寒。老监姓名应在壁,相思试为拂尘看。 作品赏析【注释】:韦往年尝与予同为秘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