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原文|翻译|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3〕,往来无白丁〔4〕;可以调素琴〔5〕,阅金经〔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8〕。南阳诸葛庐〔9〕,西蜀子云亭〔10〕。孔子云:“何陋之有〔11〕?”
【注释】
〔1〕陋室:简陋、狭小的屋室。铭:文体的一种。
〔2〕德馨:形容道德之美好如有芳香。
〔3〕鸿儒:大儒。
〔4〕白丁:平民,无功名者。
〔5〕调:协调。素琴:不加雕饰的琴。
〔6〕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7〕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8〕案牍:指官府的文书。
〔9〕诸葛庐:东汉末年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隐居于草庐,躬耕于南阳。
〔10〕西属子云亭:西汉扬雄字子云,西蜀(今四川成都)人,在居室写成太玄。后称所居为“扬子宅”。子云亭即此。
〔11〕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篇:“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此处引用“何陋之有”,即含有“君子居之”的意思。
【赏析】
我国古代人常在器物上刻写文字,借物理以寓人事,表达一些对行为和日常行动的思想,“铭”便是这种文体。其体裁短小精悍,多用韵文体。此文替陋室写铭,其设想颇为别致,虽然结合古人铭器物的文例,然而在立意方面,却以抒发自己的感情为主,以铭体自警的常例来衡量,则略有变化。此文虽短,但比喻、写景、抒情、议论诸法皆备。古人写短文,往往常用变化之法,故称大家手笔。但其变化在于笔墨之间,至于立意则不能丝毫游移,此文的文眼在于“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此文句式多变,灵活自由,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乃骈文的别体,铭文的新调。
-
效犬马之劳,表示尽力效劳,而又不居其功的意思。古代以“犬马”作为自卑之称。犬马为主人所养,所以臣下以“犬马”自比,表示感恩、眷念的意思。这个意思最早见于《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
-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出处】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注】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
黄公望 六法从来推顾陆,一生今始见营丘。 腕中筋骨元来铁,世上江山尽入眸。 林影有风摧落叶,涧声无雨咽清流。 寒驴骚客吟未成,万壑寒云为尔留。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著名山水画家。青州营丘(
-
古文·记王忠肃公翱事 崔铣公一女(1),嫁为畿
-
合沓牵数峰,奔地镇平楚。中间最高顶,髣髴接天语。
-
《家道睦于内,诚信著于外。》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
《上海夜歌》 公刘 上海关。钟楼。时针和分针 像一把巨剪, 一圈,又一圈, 铰碎了白天。 夜色从二十四层高楼上挂下来, 如同一幅垂帘; 上海立刻打开她的百宝箱, 到处珠光闪闪。 灯的峡谷、灯的河流、灯
-
《七谏》者,东方朔之所作也。谏者,正也,谓陈法度以谏正君也。古者,人臣三谏不从,退而待放。屈原与楚同姓,无相去之义,故加为《七谏》,殷勤之意,忠厚之节也。或曰:《七谏》者,法天子,有爭臣七人也。东
-
次北固山下王湾①客路青山外②,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③,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④,江春入旧年⑤。乡书何处达⑥,归雁洛阳边。【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