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子介》原文|翻译|赏析
明·唐顺之1
谨具布被一端2,奉为令爱送嫁之需3,布被诚至质且陋矣,然以之厕于刺绣结绘4、绫绮绡金5、缀翠玄朱6,错陈之间,则如苇萧土鼓,而与朱弦玉磬,金钟大镛相答响7,乃更足以成文。又如贵介公子8,张筵邀客,珠履貂冠,狐裘豹袖,联翩杂座,既美且都9;而有一山泽被褐老人10,逍遥曳杖其间,乃更足以妆点风景,而不失其为质且陋也。且夫桓少君之事11,兄之所以养成闺行,而出乎习俗之外者,岂足多让古人哉!素辱知爱,敢以家之所常用者为献,而侑之以辞12。不然,亦愿兄受之,而以畀之媵仆之用可也13。
1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明代文学家,“唐宋派”领袖之一 有荆川先生文集。2. 端:古布帛长度名,一端为两丈。3 令爱:对对方女儿的尊称。4 厕:旁置。5 绫:光如镜面有花卉状的丝织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绡金:用金或金色丝线做装饰。6 玄:通“悬”。7大镛:大钟。8贵介:尊贵。介:大。9 都:美盛,漂亮。10被褐:穿着粗布衣服。被:通“披”。11桓少君:东汉鲍宣妻,她初嫁鲍宣,鲍宣不悦其随嫁之盛,桓少君于是去掉服饰,更著短布裳,与鲍宣共挽鹿车归里。12侑(you):劝。13畀(bi):给予。媵(ying):随嫁的人。
【析点】 按照世俗常规,朋友嫁女,应该馈以贵重的礼品致贺。然而唐顺之却反其道而行之,随的“份子”只是“布被一端”,并同时附致此信,劝勉友人要质朴节俭。在以奢华为荣的时尚里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在短信中处处以布被之质朴与绫绮之华贵作对比,连用两个贴切生动的譬喻,盛赞质朴之美。第一个譬喻从听觉角度入手,以“苇萧土鼓”与“朱弦玉磬、金钟大镛”相答响作比;第二譬喻则以“一山泽被褐老人”,“逍遥曳杖”于“珠履貂冠、狐裘豹袖”之间作比,这又是从视觉角度入手去写。接着作者引用历史上桓少君“著短布裳”嫁鲍宣的典故,强调在豪华富贵之中不要忘记节俭,劝勉友人当不让古人而出乎习俗之外。
嘉靖初年,以唐顺之为首的唐宋派起来反对以“前七子”为首的复古派。唐顺之反对写文章句模字拟,徒有形貌;主张“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强调要有“本色”。这些文学主张与他在这封书信中强调质朴美具有一致性。此外,这封短信直到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唐顺之的做法与主张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与思考。“出乎习俗之外”,今人也该有不让古人的精神
-
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一切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布告三界:地下太平。 有一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悲,
-
典源出处 汉 刘向 《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
-
青辂迎春习习来,天泉池上晓冰开。珠幡已报三阳候,柏叶将陈万寿杯。
-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
-
洞仙歌·泗州①中秋作 晁补之 青烟幂②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③,神京④远,惟有蓝桥⑤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⑥开,冷浸佳人⑦淡脂粉。
-
一 菩萨蛮bull;咏竹 张子耀 虚心拔节山岩上。临风昂首高天仰。尺简撰文明,寻幽探典经。 岁寒筋骨壮。暑夏清魂朗。摩诘赋诗情。板桥笔下声。 二 菩萨蛮bull;咏松 张子耀 身披鳞甲峦峰立。笑迎风雨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题解】 唐诗篇名。七古。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一五。题一作《别东鲁诸公》。约天宝五年(746)将离东鲁南游越中时所作。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南部
-
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一个凄凉孤寂的夜晚。开篇“厌厌”在借指夜雨绵绵似断若续的同时,也将愁情怨景表现出来,明暗相合。“空庭”则无人,“乍歇”应有雨。孤寂之夜,夜雨绵绵,一个孤独愁惨的环境跃然纸上。“听檐前铁马戛叮当,敲破梦魂残结”,残梦被敲破了,但这里不用惊醒而用“敲破”更为生动,形象,似乎还包含人生梦境
-
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山下曾逢化松石,玉中还有辟邪香。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纪念碑·《洋山深水港开港纪念碑碑文》(赵丽宏)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纪念碑·《洋山深水港开港纪念碑碑文》(赵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