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祭文概述·祭文的种类
祭文·祭文概述·祭文的种类
祭文是中国传统礼仪和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创造的、表现对死亡这一“固定主题”进行审视而抒发哀怨情怀的传统形式,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概括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诔辞、哀辞、祝文、吊文和祭文
这种分类源于古人对祭文的具体研究,从萧统在文选中对“诔”、“哀”、“吊”、“祭”的专列开始,直至明清所编的文体明辨序说、古文辞类纂以及经史百家杂钞,都对古代祭文进行了以上分类的具体阐述。王人恩教授在古代祭文精华一书的前言中曾作过比较详尽的论述。
①诔辞又称诔文,简称诔,是官方对亡故贵族或官僚歌功颂德、隐恶扬善而创作的哀悼文体。一般是先累列死者事迹、品行,而后寓哀伤悼惜之情,格式大多是前散后韵、韵散结合,以四六句式为多,是我国古代哀祭文的最早形式。诔辞最早产生于西周初年,两汉时期诔辞贵贱分明,官本位思想及等级制度严格,当时所谓“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父不祭子,夫不祭妻”之习俗,直到魏晋南北朝及后续时期才有较大变化和发展。红楼梦里贾宝玉为悼念晴雯而写的芙蓉女儿诔便是私诔的杰作之一。
②哀辞也写作哀词,主要是以年幼夭亡、不以寿终者为哀悼对象所创作的一种文体。故有“或以有才而伤其不用,或以有德而痛其不寿”之说。在格式上除前列序文外,仍以四六句式或以四、六、七言骚体为多。依现存文献来看,哀辞产生于东汉,宋代以后哀悼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年幼夭亡者而扩展到成人,元明清三代的哀辞越来越少,且与祭文难以区别。曹植的金瓠哀辞就是为了悼念初来人世只活了一百九十天的大女儿所作。
③祝文又称祝辞,是用以祷告神灵求福消灾的文字。祝文可分为庙祭文和墓祭文两类。庙祭文一般用于官方或重大的祭祀场合,格式多为四言体的韵文。墓祭文形式则较为灵活,士庶阶层的私祭也可采用。多是以文言散文、韵文或骈体文写成,篇幅有长有短。祝文分类主要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祝盟,其文涉及自然神灵和鬼物人事诸多方面,祭祷之繁、名称之多,难以备述。祝文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越古越多,自古至今代代皆有。
④吊文和祭文:吊文原意是指对遭遇凶丧灾祸者表示哀悼和慰问的文字,多以赋为主,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偏重于凭吊古人古迹,借以咏怀自伤的文字。祭文原为祭奠同时代亲友之文辞,可散可韵,后不限于此,祭奠对象大大拓展,吊、祭文内容与形式流变合一,起初虽各有偏重,在隋唐以后实为一体,难分伯仲。
明清以来,祭文的内涵几乎囊括了吊文和祝文的全部内容,祭文标题除“祭”之外,哭、吊、悼、告、葬、悲、哀和奠等名称皆有所用,其实全为祭文一体,除保留原有的古代散文和韵文外,新的格式和内容也应运而生。
(2)家奠文和公奠文
以哀悼亡者为主体的祭文依家庭和群体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奠文,即在家祭奠礼当中,由家族成员在灵堂和坟前所读诵或以后时日所祭奠的怀恩文章。一类是公奠文,即在公祭奠礼当中,由亲友及机关团体在灵前或特定场所所读诵以及公开发表的追悼文章的统称。
(3)古代祭文和近现代祭文
按照祭文作者所处的时代来分,祭文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古代祭文和近现代祭文。从朝代更替上还可细分为先秦祭文、两汉祭文、魏晋祭文、南北朝祭文、隋唐祭文、两宋祭文、元明清祭文、民国祭文和新中国祭文等等。
古代祭文主要是指晚清以前的祭文,多以个人名义而写,且大多用文言文,典故较多,若无注解则难以畅读,讲究文辞华丽,并且格式严格,有些还带有一定迷信色彩,今人不便效仿。近现代祭文主要是指民国以来的祭文,虽然尚存部分古代祭文遗风,但在文字表达上多为半文半白或全部白话,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便于今人学习并效仿。
除上述几种分类外,还可根据祭文作者或哀悼对象进行相关内容或具体身份等方面的划分,这里不再枚举。
-
雄雉曳修尾,惊飞向日斜。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烹煎杂鸡鹜,爪距漫槎牙。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
留司老宾客,春尽兴如何?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闲倾一盏酒,醉听两声歌。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
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尚书》是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年历史文献。那还是在
-
送君应典鹔鹴裘,凭仗千钟洗别愁。脱帽风流余长史,(君喜草书而不工,故以此为戏。)埋轮家世本留侯。(张纲,子房七世孙也,犍为武阳人。墓在今彭山,君岂其后耶?)子河骏马方争出,(麟府马,出子河汊。)昭义疲
-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作品赏析云:一作霞
-
【3976】字里中国(张素凤等著,中华书局,10万字,2017年3月第1版,39元)△共9章:①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②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行政
-
阳货欲见孔子 ①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② 。 孔子时其亡也 ③ ,而往拜之。 遇诸涂 ④ 。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 ⑤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 ⑥
-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乃
-
美文(belles—lettres),《法汉词典》译为“纯文学”,法文《拉鲁斯普通名词大词典》中的定义是:“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修辞和诗歌也可以由“文学”来概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神庙美文欣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第一次去山神庙,是和祖母一起去的,那是我约莫七八岁。 有村必有庙,村里庙小,供养不起和尚道士,只能用化缘来的善款买些砖石水泥和木料。找个风水适宜的山头搭建一间屋子,供奉上一尊泥塑的神仙
-
【名句】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语出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千里远的路程要从脚下走起,巍峨的高山是由一点点细微的尘土积聚而成的。说明人的道德修养要从现在、从细小事情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