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解杜诗》原文|翻译|赏析
宋·陆游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2,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3。且如“岳阳楼”诗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5,乾坤日夜浮6。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7。戎马关山北8,凭轩涕泗流9。”此岂可以出处求哉?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益远矣。盖后人元不知杜诗所以妙绝古今者何在10,但以一字亦有出处为工11。如西崑酬唱集中诗12,何曾有一字无出处者,便以为追配少陵可乎13?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自不知14,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
1本文是老学庵笔记中的一则,取其首句为题。杜:指杜甫。2出处:诗中字句的来源。3少陵:杜甫,诗中曾自称少陵。初:根本。4岳阳楼诗:杜诗原题登岳阳楼,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5吴楚:战国时吴国楚国之地,今长江中下游一带。坼(che):分裂。6乾坤:天地。7“老病”句: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多病,且全家过着船居生活。8戎马:战争,此年吐番入侵。9凭:靠。轩:窗。涕泗:涕泪。10元:本。11但:只。工:工巧、精妙。12西崑酬唱集: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人互相唱和而编成的诗集。13追配:追随匹配,意即赶上、并列。14渠:他。
【析点】 宋初西崑派诗人作诗追求辞藻、堆砌典故,但内容空泛,且晦涩难解,北宋后期的“江西诗派”,作诗力求峭劲,强调字字有出处。陆游这则笔记实际是一篇“诗话”,针对宋代形式主义的诗风,提出读诗不可只寻出处,作诗不可只求用典,这个见解对于诗歌的创作与欣赏是有指导意义的。
陆游并不是直接提出这些见解,而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推导而出,正反两例之后又各有一步层进的论述强化其观点。正面以杜甫登岳阳楼为例,说明好诗不可拿出处相求;推进一步说明纵使寻得出处,也不是杜甫本意;更进一步又指出,如此读杜诗是根本不懂诗。反面以“西崑”为例,说明字字有出处决非好诗;推进一步则以今人“恶诗”为证,字字有出处仍“不妨其为恶诗”。正面反面,层层推导,议论展开得自然而又有力,深刻又暗含讽刺意味。
-
明·佚名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淡妆浓抹,唯取适宜耳。首饰不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便有画意。如一色金银 2 ,簪钗行列 3 ,倒插满头,何异卖花草标 4 ?服饰亦有时宜:春服宜倩 5 ,夏服宜
-
慎重教职:谓今后教职请仍旧止于科贡二途出身者考授,其余纳粟出身者,不许滥与。|什么意
《慎重教职:谓今后教职请仍旧止于科贡二途出身者考授,其余纳粟出身者,不许滥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桥下幽亭近水寒,倩谁□字在楣端。市廛得此尤堪隐,老者於今只自安。饭後徐行扶竹杖,倦来稳坐倚蒲团。眼明能展锺王帖,绝胜前人映雪看。
-
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为《饮酒》第五首。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
-
东舍延朝爽,西林媚夕曛。有生同扰扰,何路出纷纷。暖日鹓鸾伴,空山鸟兽群。本来同一致,休笑众人醺。
-
作者: 陆机 【原文】: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友,
-
【生卒】:1876— 1934【介绍】: 一译多依布勒、多依布勒尔。德国表现主义*诗人。曾到欧洲各地、近东和北非等地旅行过。早年热衷于表现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党的建设卷
【36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党的建设卷(马建堂总主编,孙晓莉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3万字,2018年
-
与儿期早行喻 【原文】 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既至彼已,
-
[元]王冕千年万年老梅树,三花五花无限春。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王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