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出处,故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出处,故事

了了: 明白懂事。年幼时聪明,大了未必一定有出息。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东汉文学家孔文举(孔融,字文举)10岁的时候,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担任司隶校尉的李元礼颇有名望,要想见他很不容易,只有当时的名人雅士,或者李元礼的亲戚,门人才给通报。

一天,孔文举来到李元礼的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家的亲戚。”经通报后,孔文举被请到客厅就座。李元礼见到是个小孩,十分惊讶,就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李伯阳(老子)为师,以此说来,我们是世交呀。”李元礼和在座的宾客听了,无不拍手称妙。此时一位名叫陈韪的人走了进来,别人就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他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马上反驳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是: 想来您小时候,必定是一个聪明懂事的人,所以现在也不怎么样。陈韪听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半天讲不出话来。

后亦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谓不能以孩童时聪明懂事,就肯定他成年后必有成就。

猜你喜欢
  •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李贺《平城下》全诗赏析

    平城下 李贺 饥寒平城下, 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 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 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 烟雾湿画龙。 日晚在城上

  • 李白《代美人愁镜其二》全诗赏析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余晖。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藁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 张九龄《自始兴溪夜上赴岭》全诗赏析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 程颢《七绝·题淮南寺》千家诗赏析

    诗人以道人自许,直抒胸臆,写自己不为秋残而忧愁,表现了诗人不为物役、旷达自持的精神。

  • 《咏怀古迹五首 四赏析》

    第四首咏怀的是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永安宫。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

  • 李君虞夜上受降城刘禹锡怀古西塞山

    李君虞夜上受降城刘禹锡怀古西塞山成为唐代诗人中的四大恶人之一,李益觉得特别委屈,最难堪的是,他还成了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负心汉

  • 杜牧《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全诗赏析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 初中必背古诗词孟子三则(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原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必背古诗词孟子三则,内容包括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原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

  • 古典文学作品《长生殿》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惊 变 (丑上 〔2〕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3〕 。 月殿影开闻夜漏 〔4〕 ,水晶帘卷近秋河 〔5〕 。咱家高力士,奉万岁爷之命,着咱在御花园中,安排小宴,要与贵妃娘娘同来游赏,只得

  •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赏析》

    “花穿”三句。此言园中的花香穿过竹帘缝隙飘入室内,给室中的少妇带来了春的信息。可是这时在室中独处的少妇,却仍旧需要向梦中去频频寻觅那春天的消息,并且酌饮醇酒借以打发白天无聊的孤独时光。以上为读者活现出一个少妇怀春、思春的无聊状。“嫩篁”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