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翻译|赏析
三国·蜀·诸葛亮1
夫君子之行2,静以修身3,俭以养德4,非澹泊无以明志5,非宁静无以致远6。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7,非静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8,险躁则不能治性9。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10。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大政治家、军事家,有诸葛忠武侯文集。2君子:指才行出众的人。行:行为。3修身:修养自身。4养德:培养德行。5澹(dan)泊:清净寡欲。明志:使志明,使远大的志向得以实现。6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7广才:提高才干。8淫:淫邪。慢:怠惰。励精:振作精神。9治性:控制性情。10接世:继承前人的事业。
【析点】 据三国志·蜀书载,诸葛亮在给其兄诸葛瑾的信中,写到儿子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流露出掩饰不住的亲子之爱。但他对儿子决非庸俗的娇宠,在信中又有“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的忧虑。诫子书正体现了诸葛亮基于对儿子的深爱而发出的严肃教诲。他更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待对后辈的教育,把问题提到能否“接世”的高度。他强调青年人应通过学习与修养来实现远大的理想,力求宁静、节俭,力戒“淫慢”、“险躁”。他对后辈的教导不仅有正面的引导、勉励,又以“时驰”、“日去”、“枯落”无成、后悔何及进行劝戒和警告,正反两方面的启发诱导,充分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深。
全文多用排偶句式,整齐而规则;整齐的排偶句中嵌有一些虚词,使语势舒缓,显示出谆谆告诫的语气。结尾四句变骈为散,抒情感叹的意味加重,更能促使后辈人的深思。
又据三国志·蜀书载,诸葛亮之子瞻作为蜀将,最后在两军阵前慷慨殉国,这一结局足证诸葛亮教子之成功。
-
岘山怀古 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 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 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 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 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
-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苇间闻拏音,云表已飞屐。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喟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愿言竟不
-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惜时贵学”类的诗句。 人生活在世上的时间极其短暂。时间仿佛在催促人们走向衰老。而此地重峦叠嶂,
-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
窗外的春光 几天不曾见太阳的影子,沉闷包围了她的心。今早从梦中醒来,睁开眼,一线耀眼的阳光已映射在她红色的壁上,连忙披衣起来,走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童年的阳光,安谧地在记忆里流淌。阳光下,屋瓦连片盘踞,鸟们在屋檐上闲聊絮语。屋与屋的拐角处,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在一路奔跑……那
-
1、没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2、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牧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思:
当东风不与自居文武才华出众的周公瑾相配合时,春天来临时美丽的铜雀台也将纷繁活跃起来,然而却因为二乔(周瑜的妻子)的离世而显得黯然失色。
上一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下一句:
铜雀春深锁二乔
-
《水仙·贺新郎赋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辛弃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