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鉴赏

古文观止·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注释】 ①闾里: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闾或里,后用作乡里的通称。②见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季子: 即苏秦。买臣: 见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家贫而妻子离他另嫁,后朱买臣中考任家乡太守,妻子请求复婚被拒,羞愧自缢。③魏国公: 韩琦的封号。韩琦,相州 (今河南安阳) 人,任相州长官时,正所谓 “衣锦还乡”,故为堂舍起名为“昼锦堂”。④高牙大纛: 形容高官的威仪。牙,牙旗,置于军前。大纛(dao),当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桓圭: 帝王授给三公的圭器。衮裳: 皇帝或三公所穿的龙饰的衣服。⑤至和: 宗仁宗年号,公元1054-1056年。武康之节: 韩琦曾任武康节度使并兼任相州长官。⑥夷险一节: 太平时和险难时表现一样。⑦彝鼎: 即钟鼎,宗庙用的一种礼器。被弦歌: 谱成乐歌。

【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而回老家,这是大家都认为非常荣耀的事,也是古今都公认的。

一般当读书人穷困时,在乡里过着贫苦日子,平民儿童都可轻视甚至侮辱他。如苏秦不被嫂子礼待,朱买臣被妻子抛弃。一旦坐着四匹马拉的高大的车子,旗帜在前开道,又有骑兵卫队拥着,在街边观看的人,挤在一起肩并肩脚挨脚的,一边仰望一边赞叹; 而所谓平头男女,又跑又窜又惊又慌,汗水都出来了,甚至惭愧得低头弯腰,跪在车轮辗起的灰尘和马蹄子中间,向新贵人悔过请罪。这就是一个普通士子,成功得志时,那意气的旺盛,是以前人们所比方的穿着锦绣的荣耀事啊!

惟有大丞相魏国公不是这样。魏国公,相州人。祖辈起代代都有美好的德行,都是有名的高官。魏国公从年轻时就考取科举高榜,登上显要的位置。海内人士听其传布四方的德音,仰望其播及的风采,已有多年了。所说的做将相,得富贵,都是魏国公早就应有的。不像那穷困的人,一时侥幸得志,出乎庸男和愚妇的意料而使他们惊异,并向他们夸耀。既然这样,那么仪仗大旗,不足为魏国公的光荣; 桓圭和礼服,不足为魏国公的显贵。只有恩德遍及百姓,功勋建于国家,事迹刻入钟鼎碑石,传播在声乐和文章里,光耀后世,永世不朽,才是魏国公的心志。读书人也是在这点上寄望魏国公啊。哪里只是荣耀于一时一乡呢?

魏国公在仁宗至和年间,曾以武康节度使身份,管理相州,就在后园建了“昼锦堂”。后又刻诗于石碑上,留给相州的人们。诗篇说的是快意于感恩报仇,夸耀个人多誉,都是值得鄙薄的。他不以昔日人们所夸耀的为荣,反而作为自己的警戒。从此可见魏国公是如何看待富贵,而志向哪能轻易测量啊! 因此他能出为大将入为丞相,勤劳地为朝廷办事,不论平顺时还是险难时都一样。至于面对重大事件,决策重要议题,垂着衣带,拿着手板,不动声色,把天下放置得像泰山一样安稳,可谓是国家重臣了。他的丰功伟业,被刻上钟鼎,谱成歌曲,是国家的光荣,而不单是乡里的光荣啊。

我虽无机会登上魏国公的厅堂,却庆幸曾诵读他的诗篇,很高兴他大志有成,并向天下宣告。于是就写下以上的文字。

【鉴赏】 本文是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在故乡相州修建的昼锦堂写的一篇“记”,作于1065年。作者围绕“昼锦” (白天穿锦衣,无比荣耀之意) 二字发挥,先说明富贵还乡,衣锦而荣,是古今所同,并生动描述了古人衣锦还乡、得意扬扬的场面,然后避实就虚,不写昼锦堂本身,而是着重写昼锦堂主人的高尚品德。作者用苏秦、朱买臣等炫耀富贵的庸俗行为作陪衬,盛赞韩琦不以夸耀富贵为荣,反而引以为戒的行为,讽劝权贵们不要“夸一时而荣一乡”,而以 “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为志,进而“耀后世而垂无穷”。全文写得含蓄隽永,迂回起伏,是历来公认的名篇。

猜你喜欢
  • 何其芳《雨前》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

  • 《祖母的烟茶》龙文辉散文赏析

    祖母在后山坡上种了几十株茶树,我才懂事的时候,茶树就长得跟我的个子一般高了,我们家的茶叶就是这些树上长出来的。祖母一般不在乎什么明

  • 蔡淳《金银花》咏金银花诗赏析

    《金银花·金银花》咏金银花诗鉴赏 蔡淳金银赚

  • 苏轼《桄榔杖寄张文潜一首时初闻黄鲁直迁黔南范淳》全诗鉴赏

    睡起风清酒在亡,身随残梦两茫茫。江边曳杖桄榔瘦,林下寻苗荜拨香。独步倘逢勾漏令,远来莫恨曲江张。遥知鲁国真男子,独忆平生盛孝章。 作品赏析原题:桄榔杖寄张文潜一首时初闻黄鲁直迁黔南范淳父九疑也

  • 白居易《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全诗赏析

    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

  • 欧阳修《二月雪》全诗鉴赏

    宁伤桃李花,无损杞与菊。杞菊吾所嗜,惟恐食不足。花开少年事,不入老夫目。老夫无远虑,所急在口腹。风晴日暖雪初销,踏泥自采篱边绿。

  • 《过镇州赏析》

    刘因故乡是容城,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面而来,映人眼帘,像一道绿色长城从诗人侧面掠过,故日“迎马”。这句写滹沱河水冲刷着两岸沙滩,在夕阳的映带下发出哗哗的声响。镇州背靠太行山,面临滹沱河。诗的上句写山,下句写水,恰好抓住了镇州依山傍水这一地势形胜的特点,

  • 吴光辉《离乡记》散文鉴赏

    一 14岁的少年高文华在背着小小的行囊,踟蹰于古城的小街深巷时,那个云雨霏霏的清晨,便给了他一种异常强烈而又无法言明的生命预感。他

  •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诗《从军行》(其五)全文翻译赏析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诗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

  • 《张栻·四益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张栻·四益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先君晚岁①,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