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原文|翻译|赏析
清·李渔
素馨一种,花之最弱者也,无一枝一茎不需扶植。予尝谓之“可怜花”。
【析点】 作为文学家、艺术家的李渔,其咏物文章的突出特点:第一是咏物中融入了浓浓的主观感情色彩;第二是咏物重其神而不重其形;第三是常从所咏之物生发出一些联想或感触(这与作为科学家的沈括、李时珍大不相同)。入选的李渔几篇咏物短文,盖可窥豹一斑。这篇仅有二十六个字的“素馨”,则明显体现了他咏物的前两个特征。
素馨,一种亚灌木,不仅有动听的名称,它四季常青,绽放洁白的花朵,散发沁人的香气,枝条下垂,现出婀娜柔婉的情致。而李渔咏素馨,对它的树形、花朵、芳香以至常绿,一笔不书,那颇带诗意的下垂的枝条,在李渔看来也是“无一枝一茎不需扶植”,因而它是“花之最弱者”。贬抑至此,仍觉不足,最后给它起了一个不无鄙夷之意的绰号——可怜花——才算了事。李渔偏爱高大挺拔的花木,这在“棕榈”一篇表现最为突出,“栀子”一篇也有所流露,于是对于素馨,则“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决定了李渔对花木的喜爱与否。作为一个文学家、艺术家咏花木,从自心的好恶出发进行品评,这无可厚非,且显示了李渔“这一个”咏物的个性,更为后人留下一篇不拘格套的“微型”咏物小品。
自然,李渔如此这般地咏素馨,植物学家大概要提出抗议,爱素馨者恐怕会大光其火,但这对李渔不伤分毫。倒不是因为他早已驾鹤西行,而是因为他既非植物学家,又不爱素馨。
-
广播剧《毕业歌》(片段)编剧:祖国红导演:林长风这是一部表现大学毕业生情感生活的广播剧,剧中背景是某大学中文系学生毕业前夕。【剧中
-
《 夕次盱眙县 》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题解】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思乡的乡愁之诗。诗人晚宿盱眙,
-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一破额山下碧玉般的江水在奔流,诗人在遥远的
-
结宇题三藏,焚香老一峰。云间独坐卧,只是对山松。
-
【5428】万物的签名:论方法(〔意〕吉奥乔·阿甘本著,尉光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2万字,2017年3月第1版,38元)△3部分:[1]什么是范式
-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刘过《怀古》,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原文|翻译|赏析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元好问 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
-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题解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春,杜牧奉命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访
-
师道类名言赏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文天祥《沁园春》文天祥 文天祥 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①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 ② ,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 ③ ,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