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尔》
费德尔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诗人拉辛(1639—1699)的代表剧之一。雅典王后费德尔疯狂地爱上了国王的前妻之子希波吕托斯。她趁国王岱赛长期征战在外的机会,向希波吕托斯吐露了心中的隐秘,但遭到了拒绝,原来希波吕托斯早已和公主阿妮丝相爱。王后羞恨相煎,一气之下,顺手夺过王子佩戴的宝剑,想一死了之,但被怂恿她向王子倾吐真情的佣人俄侬娜拦住了。正在这时,传来了国王凯旋归来的消息,于是费德尔采取恶人先告状的伎俩,说王子趁大王不在家之机曾想污辱她。希波吕托斯有口难辩,一心只想带着公主出走,而愤怒的国王在严厉的斥责之余,则同时祈求海神显灵,惩罚他的儿子。公主多次催促希波吕托斯向国王讲明真相,但他不愿见国王。国王听了阿妮丝的怨言之后,想再次盘问佣人俄侬娜,但她已投海自尽。紧接着,传来了海神显威,希波吕托斯惨死海上的消息。费德尔闻讯后,悔恨交加,亲自向国王承认了自己的全部罪尤。 话一说完,她便倒地而死,原来她早已饮毒腹中。诗人曾借剧中人的口说:“离开这不祥的和渎神的地方吧”,“幸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切都改变了模样”。
费德尔披露的是法国宫廷里又一幕情杀的丑剧,表现了诗人对罪恶现实的不留情的批判精神。拉辛的费德尔写于法国绝对君主制度鼎盛和逐渐衰落的时代,社会的痼疾已日益暴露出来。他不象他的前驱者高乃依那样一味地去歌颂贤明的君主,塑造理想的英雄人物,安排大团圆的结局(见熙德条),在歌颂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他对现实是持批判的态度,他剧中的主人公不是失败便是死亡,他要让人们目睹悲惨的事实,在揭露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因而更富有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
费德尔一剧集中表现了作者擅长描写人物感情的卓越才能。主人公的那种将罪恶感情埋入心中到倾刻吐露溢于言表、“求爱”不得到恶人先告状及嫁祸于人到认罪自杀的复杂心理过程,在作者笔下被描述得细腻得体,层次分明。悲剧语言“明确、平易、洗炼”,是“静水深潭”,而不是“奔流急湍”,但其间也不乏“爆发性”的笔力。
费德尔的不足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准确地把握住主人公费德尔的复杂性,在对其罪恶人格进行指责的同时,还多处留下为其辩护和开脱的痕迹,语言上也带有宫闱内廷中典雅的趣味。
-
清·袁枚2赐鸭一只,签标“雏”字,老夫欣然。取鸭谛观3,其哀葸龙钟之状乃与老夫年纪相
-
【原题】:刘子渊监庙年八十六耳目聪明能饮酒举大白喜赋诗比过之因示长句次其韵
-
[唐]寒山有树先林生,计年逾一倍。根遭陵谷变,叶被风霜改。咸笑外凋零,不怜内文采。皮
-
诗描绘出辋川雨后清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雅致,抒发了对幽静景色的喜爱,对宦海生活的厌倦。
-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 作品赏析【鹤注】《唐志》:阆州、绵州,皆为巴西郡。公广德元年曾至两郡,但至绵乃是春晚,至阆乃是秋晚
-
【3910】倾听马克思(〔日〕内田树、石川康宏、池田香代子著,鲍忆函译,东方出版社,11万字,2018年3月第1版,32元)△这本书以“和内田树
-
【题 解】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十月,当时苏轼40岁,刚由杭州通判迁任密州太
-
鹿鸣之什鹿鸣之什 鹿鸣之什(shí),首篇为“鹿呜”,故称“鹿鸣之什”。这里的“什”,有“什锦”、“杂编”的意思,并不确指“十篇”
-
飘来鸡树凤池边,渐压琼枝冻碧涟。银阙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昭阳殿下风回急,承露盘中月彩圆。上相抽毫歌帝德,一篇风雅美丰年。
-
《水仙·国香慢咏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张友书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