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陆游
石室先生笔有神①,我来拂试一酸辛。
败墙惨淡欲无色,老气森严犹逼人。
惯阅冰霜元耐久,耻随儿女更争春。
纷纷可笑空摹拟,尔辈笔端万斛尘。
【注释】
①石室先生:北宋著名画家文同之号。笔有神:杜甫奉赠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评说】
本诗选自陆游剑南诗稿卷三、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七九。
陆游此诗于乾道九年(1173)三月作于成都,嘉祐院即在成都。吕陶净德集载:“与可之于墨竹、枯木,世之好事者皆知而贵……顺年来成都,画此两物与嘉祐长老经师之方丈……乃西州僧舍胜事之一也。”亦即是陆游此诗所题之墨竹。诗的一、二两联以“笔有神”、“老气森严”来称赞文与可之墨竹。文与可自己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东坡集卷一一净因院画记)胸有成竹方能下笔如神助,创作出妙合天成的作品。正因文与可画形神兼备,因而虽时隔久长,院壁败坏,墨色渐消几近无色,画中墨竹却仍有逼人之势。“老气森严犹逼人”一句是以艺术效果写艺术之美,同时也衬托出画家下笔如有神,墨法精湛。第三联写竹虽饱经风霜,但始终笑傲霜雪,显示着顽强的生命本色,不愿再与青青翠竹一争春色。这一联看似写竹,实是写人。苏东坡送文与可守陵州一诗中即谓:“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前面提到的吕陶亦称与可“时作墨竹、枯木一二,以寓其幽怀远趣,真所谓粹静君子也,岂特笔墨之间有以过人哉”。此处亦正是写文与可如他所画竹子般素节欺霜,有着高洁脱俗的品质。最后一联以摹拟文与可画竹的人来反衬文与可,以摹拟者的“笔端万斛尘”来反衬文与可“驰骋于法度之中,逍遥于尘垢之外”(李衎竹谱·墨竹谱)的精深画艺,也反衬“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的高洁品质。
-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 ①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
-
题解 本文选自《庄子》。“胠(qū区)箧(qiè窃)”的意思是“开箱子”,这是篇首的两个字,这里借用作文章题目。作者在文中揭露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下层人民的实质,一针见血的指出:
-
【名句】邦 ① 之兴,由 ② 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 【注释】①邦:国家。②由:由于。 【释义】国家的兴盛是由于得人心;国家的灭亡,则是由于失去人心。 【点评】人心向背对国家兴亡至关重要。 参考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山峰似仙人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山像仙境的诗句,描写“仙人”的古诗词,寻写山峰,山岳的古诗词佳句.。1.金铜仙人辞汉歌唐代:李贺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
-
迥出江上山。(上山一作山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
勤学类名言赏析《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密竹不妨呈劲节,早梅何惜认残花。
-
五既识神骨,当辨刚柔 【原文】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1)。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2),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3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