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处】唐·浩然春晓 【意思】昨夜传来阵阵风雨声,不知 花儿又飘落了多少。 【鉴赏】 春晓 这首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他只用二十个字,即深刻鲜明地表达出春日早晨的景色。昨夜的风声雨声,曾使诗人失眠,他惦记着庭院的花儿不知又凋谢了多少,顿生一片惜春情绪。人们常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两句诗,来形容大好春光的消逝无踪; 有时也用来形容佳人无法承受岁月的无情摧折。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风雨过后 落花满地的景色或表达惜春怜花之情。 [例]只见雨后湿湿的草坪和沿街,满地 落红,树上的花朵一瓣一瓣地飘落,整 个城市铺满了残芳。独吟“夜来风雨 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的时候,觉得很 美。在那花下重读着一样的诗句,却使 我疼惜得落下泪来。(曹蓉花下心 事) 二、用以比喻经过动乱、劫难,事物 或人遭受摧残和创伤。[例]“夜来风雨 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夜,这些被劫来 的姑娘必将遭匪徒们摧残,而自己被囚 于此无法相救,想到这里,他的心都要 碎了。(何畏塞外的雪) 【全诗】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 这是一首春晨即兴之作。诗人通过对春天风、雨、花、鸟的具体感受,描画出了一幅明媚优美的春晓图,表现了对春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诗人没有运用奇特的构思,诗中也没有惊人的警句,而是以寻常的口语入诗,用朴素的字词点染,把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写得生趣盎然。首句“春眠不觉晓”,写春天气候和暖,觉也睡得格外香甜,不知不觉天色已经破晓。“不觉晓”,既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共同感受,也表现了诗人生活和心境的闲适。第二句“处处闻啼鸟”,写听觉。天色刚亮,那些知春的鸟雀,就吱吱喳喳地啼叫起来,声音清脆悦耳。诗人用一个叠词“处处”,写出了清晨鸟儿叫声的热闹,使人们从声音里想见到鸟雀在枝头房檐欢跳喜乐的情景。这两句在“不觉”中写“觉”,人们的困倦,鸟雀的活跃,都生动真切地体现出了春天的季节特征。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春天的风雨和落花。诗人由黎明时的鸟啼,朦胧中记起夜间曾经有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禁联想到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那些争娇竞艳的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这两句在“觉”中写“不觉”,从夜间风雨推及到黎明将会看到满地落花,诗歌写得委婉有致。“花落知多少”中的“多少”,蕴含着惟恐其多、但愿其少的意思。诗人珍惜春花、喜爱美好事物的感情表现得多么细腻。 这首诗有伤春惜花的意味,字里行间也难免渗入诗人淡淡的身世之感。但是,整首诗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哀伤低回。同“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相比,这首春晓的调子要欢快得多。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尽管他仕途不遂,以布衣终老,但当时整个民族、阶级、国家正处在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中,他的诗仍然具有“盛唐之音”爽朗明快、优美健康的特点。
猜你喜欢
  •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 (1) ,居是州,恒惴栗 (2) 。其隟也 (3) ,则施施而行 (4) ,漫漫而游 (5) ,日与其徒上高山 (6) ,入深林,穷回谿 (7)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 《我的心》赏析

    我的心巴金近来,不知道什么缘故,我的这颗心痛得更厉害了。我要向我的母亲说:“妈妈,请你把我这颗心收回去罢,我不要它了。”记得你当初把这

  • 周作人《喝茶》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m),而且一定说的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

  • 有关于书画装裱店的对联大全

    裱褙绝技 山随画转 细心平熨帖 青山妆笔底 字画佳裳 云为诗留 大笔濡淋漓 绿水涌毫端 翰墨铸情 丹青饰山水 丹青工设色 观画如观景 博学善思 金碧绘楼台 翰墨妙通神 赏字胜赏花 仁者乐山 表章笺锦艳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轼《调笑令》全诗鉴赏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鸟兽鱼虫·鹰鸠”类的诗句。 这里描绘诗人于边地

  • 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全诗鉴赏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双泪。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年年中使

  • 古诗词《甘州》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甲寅元日,赵敬甫见过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总休问

  • 《国风》、乐府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趋向

    《国风》、乐府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趋向我们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中国诗歌会:《新诗歌·发刊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