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诗词《甘州》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诗词《甘州》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甲寅元日,赵敬甫见过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 斜阳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 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 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引吴钩不语,酒罢 玉犀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 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甲寅为清咸丰四年 (1854) ,其 时蒋春霖在江苏东台富安场盐大使任 上,年三十七岁,赵敬甫名熙文,是 赵烈文之兄,阳湖(今常州)人,乃 蒋春霖同郡诗友。在上一年正月太平 天国军队自武昌顺江东下,二月十一 日破南京城,二十二日攻占镇江,次 日克扬州,到年底退出扬州复攻入瓜 州,扬子江两岸烽火连天。面对这场革 命战争,所有的封建知识分子陷入了 极度的惊恐、悸动和悲苦、怅惘的心 境中,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大量表现 出特定年代的离乱心态。这首甘 州是水云楼词中写于太平军席 卷江南年头里的若干名篇之一。从词 的题序可知,蒋春霖是在与赵熙文同 话时势险危,忧心无可排解的情况下 填了这阕词,虽时值大年初一,但一 种沉重的黯淡的氛围浓浓地笼罩着他 们的心头。

春节原本是欢快的日子,一年之 始的春驱冬而临,人们大抵应是喜 上眉梢,暖生心底的。然而词人劈头 起句就是“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 上眉山”。春的被“唤醒”,竟同时 也“唤醒”了愁似的,那东风把愁吹 上了眉头。眉山,韩偓诗有句云“眉 山正愁绝”,因妇女眉色似山黛,故 指喻眉毛。李清照又有“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句,写愁思外露凝结于眉 间。这里愁与春同来,并非是习见的 感春伤春。春才“一分”,有什么可 愁眉百结的?显然,它强烈表现了词 人对前景的迷惘,形势使他丝毫也乐 观不起来,预感到这新的甲寅之年中 不会有舒心事。事实确也如此,这一 年从正月太平军三占武汉三镇,到年 底在赣湘一带连挫“湘军”,曾国藩 急得几乎投水,应该说,词人是非常 敏感的。“趁晴梢剩雪”三句具体描 述“愁上眉山”的抒情主体“我”的意 兴形态。蒋春霖先构筑出一个特定的 “境”: 残雪挂在初晴的树梢上,夕 阳西斜,余辉残照未尽。这是一个凄 寒寂寥的境界,而人就悄立在这“境” 中。“人影珊珊” 的“珊珊”, 不该解为人的衣带上的玉佩声,而应 是“阑珊”之珊,即白居易咏怀 诗“诗情酒兴渐阑珊”的珊,意为渐 渐衰退残尽。“人影珊珊”,是说随 着斜阳西下,落辉光淡,人影也渐消 淡而无。词人在这句中写出了 “小 立”的时间推移。用人影的渐失来表 现时间感,正和上句萧瑟的空间感极 其协调、妥帖地共相构成了一个空灵 的情境。陈廷焯认为“鹿潭深于乐笑翁 ……此篇情味尤深永,乃真得玉田神 理,又不仅在皮相也” (白雨斋词 话卷五),张炎词的风格美表现为空 灵清凄。要体味蒋鹿潭的“真得玉田 神理”,当从上述句式中着手。“避 地依然沧海”到上片结句,是“斜阳 小立”中的“我”的愁思满怀的心 语,即“愁上眉山”的实际内涵。在 一场大动荡中,“避地”是为求安定 平静。可是,“依然沧海”! 哪儿也不 可能逃脱这种变动,处处都面临着或 已经是沧海桑田天地翻覆。这是词人 心境的痛切感受,所以,“险梦逐潮 还”,恶梦紧缠,似潮汐般一次次袭 击心头。一个“险”字下得十分警 策,把种种复杂的情思全汇总到这上 面来。一代封建文人的精神状态、心 理活动,从“险梦”,以及前边的“愁 上眉山”、后面的“莫倚阑干”中已 可毕见。貂裘披身也还觉得心寒神 颤,说到底是因为时非升平,繁华如 汉、唐的长安元日的景观一去不复返 了。“不似长安”,上片收结得既冷 峭又切题。此种笔法即前人所说的 “清警”。

下片紧承“不似长安”而来。既 然已非清平之年,于一片“悲笳声 里”还过什么春节?作为个人,在这 人世间本只是“匆匆过客”,所以过 年无非意味着多活了一年而又更临近 生命的结束,“草草辛盘”,迎新仪 式和风俗活动完全可以简化了的。辛 盘,旧时元日 (春节) 以葱、蒜、韭、蓼 蒿、芥五样物事杂和而食,名五辛 盘,作为迎新的祛邪取吉之意。然 而,迎新活动可以省简,心头的愁思 并不因之而宽解,“引吴钩不语”是 力不从心,无以报效国事的形象说 法。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政事日 非,将无以挽转,故而酒落肚而心愈 寒。说酒杯(玉犀)寒,实系心境寒 苦。人到无以解忧之时,总还得找一 点聊以自宽的办法,不然,何能度 日。词人说: 不要去管那些国事政事 吧! 且继续痛饮,从而用醉眼去观赏 洁似玉雪的梅花,岂不是甚好的事儿? “杜鹃桥”,化用北宋邵潜在天津桥 (河南洛阳一桥名)上闻杜鹃啼泣, 以为是亡国之谶兆的典故。词中借以 概喻日衰的国事。醉看梅花,既以花 切贴“元日”之题,又暗示有洁身自 好意。末句“南云暗”比拟江南的形 势,“任征鸿去,莫倚阑干”,是说 看了“征鸿”这候鸟的南去,徒增悲 伤,不如不去“倚阑”。当年辛弃疾 摸鱼儿词结句是“休去倚危阑,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即表现的 是一种对政局的焦虑,蒋氏翻用此意 实系对自己依附的清王朝政权的前景 深感渺茫。一个“任”字,一个“莫” 字,值得审辨,词人的心迹可以从中 探知。同时,这结句与词的起首“唤 醒”愁上眉头,恰好回环照应,如合 契符。

蒋春霖的词出入于浙西、常州二 派之间,最显明的特点是词情浓重, 清而不枵空,灵而无油滑; 虽多用意 象,寄意言外,却又不晦涩,不靠微 言大义以堂皇面貌,情思郁而能朗。

猜你喜欢
  • 《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白居易《小宅诗》,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忍学《利害之忍第六十五》译文与赏析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利害之忍第六十五 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利为害影,岂不知避!贪小利而忘大害,犹痼疾之难治。鸩酒盈器,好

  • 白居易《华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创楼台,钱左丞》全诗赏析

    高居称君子,潇洒四无邻。丞相栋梁久,使君桃李新。凝情看丽句,驻步想清尘。况是寒天客,楼空无主人。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华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创楼台,钱左丞继种花果,合为胜境,题在雅篇,岁暮独游

  • 《论语·微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十八·一] 微子去之 ① ,箕子为之奴 ② ,比干谏而死 ③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十八·二] 柳下惠为士师 ④ ,三黜 ⑤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

  • 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全诗赏析

    昔没贼中时,潜与子同游。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逼侧兵马间,主忧急良筹。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雠。朝廷壮其节,奉诏令参谋。銮舆驻凤翔,同谷为咽喉。西扼弱水道,南镇枹罕陬。此邦承平

  • 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赵善庆

    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 赵善庆 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 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 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 白居易《独行》全诗赏析

    暗诵黄庭经在口,闲携青竹杖随身。晚花新笋堪为伴,独入林行不要人。

  • 《咏院中丛竹赏析》

    吕太一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吕太一咏院中丛竹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 《不忍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不忍按【原典】许圉师①为相州刺史,以宽治部。有受贿者,圉师不忍按②,其人自愧,后修饬(chì)③,更为廉士。【注释】①许圉师:安州安

  • 弗洛伊德传

    【3562】弗洛伊德传([美]盖伊著,龚卓军等译,商务印书馆,印张57,2015年8月第1版,168元)○这是一部集精神分析、个人传记与历史时代相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