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艳史》原文和解析
巫山艳史
清康熙啸花轩藏版本巫山艳史扉页书影
清刊六卷本巫山艳史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一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一作六卷十六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康熙初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啸花轩藏版本,四卷,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刊六卷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清刊六卷本。
北宋末年,苏州府长洲县有一少年文士李芳,字悦兰,姿容秀美,才华出众。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姊妹,因得自由自在。春日独自郊游,偶入西庄罗提举花园,遇其女罗翠云,一见钟情,正欲叙谈,为书童催促回城。归途见一白兔,取箭射之,应声而中,追赶数里不见,却遇到道士广阳春。广赠其九转金丹三粒、锦囊三函,以备急用。
李芳乘月色还城,因准备为母营葬,派家人李旺第二天去浙江买办木石等物,顺便将嫁于嘉兴的表姐闻玉娥接来参加葬礼。李旺行前与妻子秋兰亲热,李芳在窗外看见,亦不禁意荡神迷,动巫山之想。次晨,李芳乘秋兰到房中送水之机,与之调情。秋兰也喜风流,两人成欢。忽书童惊报邻家失火,火势蔓延。李芳打开广阳春所赠锦囊,内有朱符一道,将符焚化,投之杯水,将水向失火方向泼去,顿时大雨倾盆,将火扑灭。
李芳心念罗翠云,遂起身去城西,期再遇。行中遇侠士伍雄,受广阳道士之命来访李芳。李将其请至家中,结为兄弟。伍雄随即辞去。第三日李芳再去西庄,罗翠云已梳妆相待。原来前天罗见李芳风流俊逸,也思能得其为配,因无由自达,遂与婢女小娟下棋遣愁,忽中庭落下一枝雕翎箭,上镌李芳姓名,以为吉兆,知其必来。李芳被小娟请入中堂,与小姐互诉爱慕之情。罗要李待其父自扬州归后央媒说亲。至晚,二人难舍难分,又逢下雨,李遂留宿庄上,与小姐及小娟共赴阳台,缱绻三日方归。
数日后再至西庄,见门上留字,知小姐已被其父接往扬州。李芳因母葬在迩,不能追去扬州。恰此时其表姐闻玉娥被接来。玉娥年方十九,十六岁嫁与徐翰林次子,不上一年,丈夫纵欲而亡。李见玉娥丰姿俏丽,举止风流,不禁动情,而玉娥寡居,情欲难耐,烈火干柴,一逢即燃。葬事之后,徐家来人接玉娥回嘉兴。两人枕上盟誓,玉娥情愿为妾。
正当李芳刻日思念翠云、玉娥之时,同窗好友梅悦庵约其结社会文,并留其在梅家花园共读。梅妻萧月姬年轻貌美,但梅酷爱男风,不喜女色,常将其冷落。李与萧顾盼留情,乘间约会,日逐朝云暮雨。悦庵之妹素英,年已及笄,娇媚动人,偶然窥得二人秘密,月姬遂设计使其也入李芳怀抱,三人共乐。一日李芳正在月姬房中,忽悦庵归来,月姬慌忙之中将李藏入箱中。恰此日有两个偷儿潜入房中盗窃,将箱子抬走。
偷儿将箱子抬回家,未开箱即又出去行窃,被巡街拿住。偷儿之女秦飞瑶,开箱看见李芳,惊讶万分。李打开广阳春锦囊,上书“男女同归,可保无虞”,遂以誓结丝萝为饵,诱飞瑶与之同归家。到家后,乘飞瑶沐浴时强行求欢。
时值大比之年,李芳携李旺与悦庵结伴往南京应试,寓于方家客店。店主江婉娘寡居,貌美而素有操守,见李芳则不能自持,自荐枕席,相约婚娶。榜出,李高中解元而悦庵落第。李邀悦庵同往扬州,嘱江氏速清理店业赶来。
时罗提举探亲在扬州,李芳请悦庵前往说媒。提举应允,随即携女回苏州,与李芳船不期而遇。翁婿过船相会,甚为相得。半夜,有盗上船行窃,李旺被杀,形势危急。李芳开广阳春锦囊,大呼“伍雄快来!”伍果于岸边树上跳下,将强人杀退。原来伍受广阳春之托,在此接应。伍雄言及天下将乱,欲入山修炼。悦庵经此惊恐,又听伍雄之言,也生超尘之念。到苏州后,即将月姬、素英送往李府,托与李芳,自己则与伍雄飘然而去。
李芳又遣人到嘉兴徐府提亲,将玉娥接来,至此有妻妾八人:罗翠云、闻玉娥、梅素英、萧月姬、秦飞瑶、江婉娘、小娟、秋兰。八女俱无妒意。后李芳见世事将衰,干戈扰滋,遂隐居于家,与八房妻妾追欢取乐,数年之间,有子六人。后经伍雄、梅悦庵点化,复与众女隐入深山,不知所终。
-
《先秦散文·韩非子·五蠹》原文鉴赏 上古之世
-
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上游玄极杳冥中,下看东海一杯水。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玉颜眇眇何处寻,世上茫茫人自死。
-
汉代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题解在四言诗盛行的时代,五
-
雀{彀弓换成鸟}含淳音,竹萌抱静节。诵我先君诗,肝肺为澄澈。犹如鸣鹤和,未作获麟绝。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家书三万卷,独取服食诀。地行即空飞,何必挟日月。
-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
少年昨已去,芳岁今又阑。如何寂寞意,复此荒凉园。园中独立久,日淡风露寒。秋蔬尽芜没,好树亦凋残。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携觞聊就酌,为尔一留连。忆我少小日,易为兴所牵。见酒无时节,未饮已欣然。近从年长
-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
-
古文观止·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
-
【原题】:老衰畏寒晨起婢辈炽炭红焰满室身心俱泰喜而有赋
-
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绿杨已可折,攀取最长枝。翩翩弄春色,延伫寄相思。谁言贵此物,意愿重琼蕤。昨梦见惠连,朝吟谢公诗。东风引碧草,不觉生华池。临玩忽云夕,杜鹃夜鸣悲。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