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
马谦斋 自悟 瓷瓯内潋滟莫掩 ① ,瓦盆中渐浅重添。线鸡肥 ② ,新篘酽 ③ ,不须典琴留剑。二顷桑麻足养廉,归去来长安路险。 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虎狼丛甚日休?是非海何日彻?人我场慢争优
-
韩退之送郑十校理序 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集贤殿,
-
贝琼:游冶亭记 贝琼君子不观山川之胜,无以广其志,宣其文。金陵之山川不一,而冶亭特据会通之地,尽有其胜者乎?洪武三年春,余客金陵,思
-
祭文赏析·《五月的祭文》(朱福来郭桂琦) 在这
-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作品赏析【注解】:1、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2、昭陵:唐太宗的陵墓。【韵译】: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
-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福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作品赏
-
典源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
-
《举世重交游,拟结金兰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举世重交游,拟结金兰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名句】人莫不有才,才莫不可用 语出宋代李觏《强兵策》之九。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干,都可以使用,不能轻易舍弃。
-
晏殊渔家傲·越女采莲江北岸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状面。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