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卜居》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卜居》鉴赏

古文·卜居

楚辞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1)。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2),心烦虑乱,不知所从(3)。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4):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5)。詹尹乃端策拂龟6 ,曰: 君将何以教之(7)?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8)? 宁诛锄草茆(9),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10)?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11),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12),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13) ?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苇、以絜楹乎(14)?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15),将泛泛若水中之凫(16),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17)? 宁与骐骥亢轭乎(18),将随驽马之迹乎(19)? 宁与黄鹄比翼乎(20),将与鸡鹜争食乎(21) ?此孰吉孰凶(22)、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23):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24); 黄钟毁弃(25),瓦釜雷鸣(26); 谗人高张(27),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28),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29) :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知有所不明; 数有所不逮(30),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31)

〔注释〕(1)放:放逐。见:朝见,亲近楚王。(2)谗: 谗人,奸佞之人。(3)所从:所往,引申为怎么办。(4)太卜: 官名,为卜筮官之长,掌王家吉凶占卜事。郑詹尹: 人名。按,这是作者假设的人名,詹尹是多言的官之意。(5)因: 由,通过。(6)端策:将蓍茎摆整齐。拂龟: 将龟甲拂拭干净。蓍茎和龟甲是占卜用的器物。古代卜则不筮,筮则不卜,没有两样并用的,可见是虚构的设词。(7)何以教之: 有何见教,有什么问题。(8)宁: 应该。悃悃款款: 诚恳尽心。朴: 质朴,老实。将: 还是。劳:逢迎。斯: 以。(9)诛锄: 锄除。茆: 同“茅”,指杂草。(10)游: 游说,交游。大人: 贵人。(11)讳: 隐瞒,说假话。(12)高举: 远离世俗。真: 纯洁(的本性)。(13)哫(zu)訾(zi) : 以言求媚,察颜逢迎。栗斯: 畏葸戒惧貌。斯是助辞,“栗斯”犹“栗然” 。嚅(ru)唲(er) : 强装笑脸以表顺从之状。事: 侍候。妇人: 指楚怀王宠妃郑袖。(14)突梯: 滑汰,油滑。滑稽: 模棱两可,圆转自如。脂:肥泽。韦: 柔软。絜楹: 将木柱削光磨圆,铲去棱角,喻圆滑而无个性。(15)昂昂: 挺奋状。千里之驹:奔驰超群的骏马。(16)泛泛: 随波漂流貌。凫: 野鸭。(17)偷: 苟且。(18)骐骥: 骏马。亢:通“抗”。轭:车辕前横木。亢轭: 意为并驾。(19)驽马: 劣马,疲敝之马。迹:犹后尘。(20)黄鹄: 一飞千里的大鸟。比: 并。(21)鹜: 鸭。(22)孰: 何。凶:不利。(23)溷(hun)浊: 混乱,黑白不分。(24)钧:三十斤为一钧。(25)黄钟: 古乐十二律之一,声调最宏亮,代表堂堂正正之音。此指庙堂中音律合于黄钟的乐钟。(26)瓦釜: 陶质的锅。(27)高张: 趾高气扬。(28)吁嗟: 叹息声。默默:意同“墨墨” ,犹言天下一片漆黑。(29)释策:放下蓍草。谢: 辞谢。(30)知: 通智,智慧。数:定数,指占卜所能求得的吉凶征兆。逮: 及。(31)诚: 实在。知: 预见,解决。

〔鉴赏〕 “卜居”义即“卜处” ,古代“居”、“处”同义,故易·系辞 “上古穴居而野处” ,两字是同义互文。因此,此篇题目“卜居” 的意思,就是请教处世的方法。

汉人王逸编的楚辞章句,将本篇列为屈原的作品。但屈原作品见于史记本传的,只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等五篇; 汉书·艺文志载屈赋二十五篇,王逸定为屈原作的有离骚、天问、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和渔父,篇数和艺文志相同。可是卜居、渔父两篇,体裁、风格都和离骚、九歌等篇不同,历来不少研究楚辞的学者都表怀疑,认为系后人根据屈原生平所仿作。但也只是据风格、文气和推理而得,所以迄无实据可作定论。

虽然难以肯定本篇确是屈原的作品,但内容是和屈原的性格和情操吻合的。文中的屈原与太卜郑詹尹的问答显然是一种假设,其实是愤世嫉俗的屈原的一篇内心独白。是随波逐流、谄媚取宠以苟且偷生呢,还是保持高尚纯洁的本性、与世俗抗争而独行其是呢?屈原心里早已有了结论,他不过是借与卜者的问答揭露那些趋炎附势、蝇营狗苟的卑污的灵魂,并以自己所向往的高洁的志行与之对照罢了。他所谓 “余有所疑” ,其实是一句充满愤慨的言辞: 在如此黑白昭彰、是非分明的对照下,何以世人能容忍那种卑劣颓败的行径,而对洁身自好、羞于同流合污的 “廉贞” 之士,却毫不理解呢?

这种颓败混浊的世风,正是屈原悲剧之所由生,也是行将覆亡的楚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因此屈原的控诉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

全篇的重点,因此就是屈原所卜的一大段,亦即他列举正反两种行为作对比的一系列排句。从“吾宁悃悃款款”至“谁知吾之廉贞” ,是全篇正文,每句用脚韵。如“忠” 、“穷” 、“耕” 、“名”、“身”、“生” ……等。换韵自由,句法或对偶,或长短不一,但仍保持着自然的谐和的音律。正文前的数行有如辞赋的序,末尾数行有如辞赋的乱。看来没有法度,而法度自在。

本篇和渔父所设的主客问答体,以及排偶自由,前后不用韵的格式,为离骚、天问、九歌等屈原其他作品所未有,但常为后来辞赋作家所仿效。相传为屈原弟子的宋玉的风赋,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等,都使用这一格式。延至六朝的小赋、唐宋的散赋,也常有用主客问答和韵散兼行的体例,因此,本篇在赋体的发展史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 杜甫《遣兴三首》全诗赏析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怅望但烽

  •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玫瑰树根》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 【原文】: 地下同地

  • 《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赏析》

    【原题】: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诗终夕退得二绝以谢

  • 杜甫《夏日李公见访》全诗赏析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帝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水花晚色

  • 第二次考试 何为

    著名的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合唱训练班学生中间,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课目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

  • 哲理诗《未选择的路》原文和鉴赏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诗,它展示了生活中常常面临的抉择难题。诗中描述了两条分岔的道路,代表不同选择,而诗人却在其间犹豫不决。这种生活中的选择困境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出现。诗人告诫人们要慎重选择,因为一旦做出选择,便无法回头了。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有其利与弊,人们需要自己权衡取舍。这首诗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人生的选择,并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无论选择什么,都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奋斗。

  • 《走过蔡元培和李少春(外一篇)》王童散文赏析

    绍兴的蔡元培故居早年去过,记得是一排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子,共三进。第一进门厅坐西朝东,上悬刘海粟手书“蔡元培故居”匾额;第二进厅堂和

  • 《拜新月》情诗三百首赏析

    拜新月 作者: 李端 【原

  • 《交趾怀古赏析》

    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眼前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

  • 白居易《送刘郎中赴任苏州》全诗赏析

    仁风膏雨去随轮,胜境欢游到逐身。水驿路穿儿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宣城独咏窗中岫,柳恽单题汀上蘋。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 作品赏析【注释】:水驿路穿儿店①月?花船②棹入女湖③春①儿店:古代苏州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