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宋有富人”注释、翻译和解说
——韩非子·说难
【注释】
①亡: 失, 被盗。②智: 作动词, “以……为智”的意思。
【意译】
宋国有个财主,一次天下大雨,他家的墙被泡塌了,他的儿子说:“不赶紧修筑,一定要被盗的!”邻居家的老人也对他这么说。那天晚上,他家果然丢失了许多财物。于是这个财主大夸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起邻居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解说】
富人的儿子说的是“不筑,必将有盗”。邻居家的老人说的也是同样的话。同是忠诚的劝告,为什么富人一赞之,一疑之,作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判断呢?原因是富人有亲、疏的主观偏见。儿子是自己的骨肉,因而富人对他有着先入为主的好感,忠告也就显得聪明;而对于邻人,则非亲非故,因而也就怀疑他偷了自己的东西。亲者可信,而疏者可疑,用这种主观偏见去看待事物,当然就会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判断。所以,这则寓言可以提示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有时作出不正确的判断,往往是由于自己的偏见作怪,而且,这种偏见也妨碍了人们对所作的判断进行实事求是的验证。表现在认识过程中就是,在对一个事物不熟悉,不了解,没有掌握可靠的材料之前,人们的主观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盲目的。因此,事情决不能从个人感情出发去判断是非,用主观臆断去鉴别事物,而要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否则,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判断。表现在思维过程中则是,那位富人的思维方式违背了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亦即他对所作的判断根本没有去考虑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律。如果寓言中的这位富人能够按照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实事求是地为判断提出充分的理由,那么,他也就不会盲目地“疑邻人之父”了。
【相关名言】
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美国·爱因斯坦
-
古文观止·两汉文·晁错·论贵粟疏 圣王在上,
-
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品,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日书中言,欲买朱砂
-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犯时独行太?畏?畾,回天不忌真药石。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又如马齿
-
【注释】: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 ,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词中抒发了作者归居后既旷达超迈又不免孤寂惆怅的矛盾情怀。起首一句径直点题。危亭,《说文》:“危 ,在高而惧也。”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穰下胜游少,此洲聊入诗。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万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岸鹊依人
-
【4103】人的精神家园(王伟光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万字,2014年9月第1版,15元)△4部分:[1]深刻洞悉价值世界的奥秘
-
宋词典故·甘泉近侍 【出典】 《汉书》卷八七上《扬雄传上》:“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甘泉本因秦离
-
名言: 学不倦,所以治已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 注释: 所以: 用来……的办法。厌: 满足。 句意: 学习永不停止, 是用来修治自己的; 而诲人不倦, 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人。 出处: 《尸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