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宿裴氏山庄》
王昌龄宿裴氏山庄唐山水诗鉴赏
王昌龄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出任校书郎的某一年春天,诗人到终南山春游,并写下这首诗。
……走出一片青翠竹林,天色不知不觉暗淡下来,幸好不远有一个小小山村可供投宿。由于寄宿在别人家里,尽管出游劳累却全无睡意。诗人静坐山斋,皎洁明月从对面山峦上升起,月夜朦胧,四野沉寂,只有山溪流淌,清晰可闻。黎明时分,诗人早早就起身了。后半夜的细雨来去匆匆,天已经放晴,只有山根缭绕的白云还在聚拢被晨曦驱散的雨意。面对春山雨霁,诗人更觉校书郎的公务沉闷而繁琐。也许应该脱离尘嚣,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尽管这首宿裴氏山庄并非王昌龄最有特色的作品,但诗评家、诗选家却很推崇,并且被目为山水诗的正宗:超然、清淡、“无迹可寻”(唐贤三昧集笺注)。明代文学家钟惺甚至说:“能读以下三诗(即宿裴氏山庄、秋兴、斋心),方许看陶诗,许作王、孟。” 王昌龄的山水诗无疑受到陶渊明影响,也有接近王维、孟浩然的一面。与他的边塞诗相比,他的山水诗一般都比较克制,感情色彩都比较淡薄。这首五律语言清淡自然,音韵优美,仿佛脱口而出,毫不着力。前六句着意抒写夜宿山庄的感受,只在结尾才点出这种感受之所以真切的原因:“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对于有政治抱负的王昌龄来说,秘书省校书郎当然不是理想职位。在官场上,王昌龄是悲剧性人物,尽管“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岑参语),却起于一尉,终于一尉,长达三十年的坎坷仕途,竟有十几年是在迁谪中度过的。直到枉死刀下,他也没有如李颀等友人,真正从中解脱出来,辞官归隐。此诗结句尽管流露出对官场的倦怠感,整个的印象却是恰如其份、含而不露的。这正是他内心矛盾的自然反映。
-
作者: 刘文田
-
作于:(1933年) 一月二十六日《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旧历申(当作酉)年元旦。……又戏为邬其山先生书一笺云:(略)。已而毁之,别录以寄静农。改‘胜境’为‘高岫’,‘落’为‘击’,‘戮’为‘灭’也
-
在崔岗雨水怦然,漾出一片绿悠然而下,延伸成草木皆兵它压低了云朵与屋顶留在人间的苍生,多么堂而皇之我的呼吸大于东流的绿波這醇美的氤氲
-
【题 解】 四言乐府诗《龟虽寿》是曹操的名篇,写于曹操平定乌桓后班师回朝的途中。当时他的主要谋士郭嘉病死(年仅38岁),从而引发他时不我待的感慨。诗中借咏龟蛇之长寿,写出了英雄豪杰虽至晚年仍壮志无穷的
-
指奥地利表现主义*文学大师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的作品表现威权的强大,障碍的不可逾越,孤独的无法忍受和真理的不可寻求,正如他所说: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国家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和国家有关的诗句,关于国家的古诗词,关于祖国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但使龙城飞将在
-
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① 。(《老子·四十六》) 【注释】 ①咎:过错、祸患。常足:恒久的满足。 【译文】 没有比贪婪更大的过错了,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了。因此懂得满足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古诗词大全带释义,内容包括跪求中学必背古诗词(带全文释义),中学生必备古诗词前十首带解释,中学生必备古诗词前十首带解释。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
世役不我牵,身心常自若。晚出看田亩,闲行旁村落。累累绕场稼,啧啧群飞雀。年丰岂独人,禽鸟声亦乐。田翁逢我喜,默起具樽杓。敛手笑相延,社酒有残酌。愧兹勤且敬,藜杖为淹泊。言动任天真,未觉农人恶。停杯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