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韩非子集解》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韩非子集解按韩非子原书的次序分为二十二卷,共五十五篇。书前有王先谦序、史记·韩非列传和对韩非子及历代注本之考证。
韩非子集解以宋乾道本为主,兼采他本为之补证。内容上摘取了卢文弨的群书拾补、顾广圻的韩非子识误、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孙诒让的札迻及俞樾的诸子评议等各家之说,并引史记、汉书、尔雅、吕氏春秋、广韵、说苑及太平御览等多部著作进行考证,而后抒发自己的见解。该书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注解:一、进行历史考证,并根据历史背景来解释文义。二、对句意进行解释并抒发自己的见解。三、进行文字考证和补遗。四、进行字音、字意的解释和读音的说明。五、解释篇名,以便揭示全篇内容。该解内容随意段句,以便解说,揭示内容较确切。该书在解释有度篇“强国”段义时说:“强为不曲法纵私”,“荆全之时与荆亡之时民及社稷未改易而全亡,遂殊者,则由奉法有强弱故也。”这说明,若使国强则“法”不能被曲,“私”不能纵行。国家之强弱在于法之强弱。“得守法度之臣授之以正位,加群臣之上,故不可欺以诈伪。”此即解用人问题。又说:“朋党既多,递相隐蔽,虽有大过无从而知也。”“邪臣朋党则忠臣横以非罪,而见陷,邪臣辄以无功而获利也。”“易亡择主心贪者耳,如此之臣不可谓廉也。”“行惠收下作福者耳,如此之臣不可谓仁。”“隐居非上、扬主之之恶,如此之臣不可谓义。”“伺危以怨主,毁国以利家,奸雄者耳。如此之臣不可谓智也。”“因法术审赏罚,用此察之,则百官不得混其真伪斯术也,先王所守之要。”这里很明确地解释了相应原文之义,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韩非子集解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文字精炼,考证严谨,通俗易懂。是清代对韩非子最好的解本。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韩非子集解现有湖南长沙刻本(清光绪二十一年)、上海扫叶山房刻本,均为一函六册,竖排版。前者正文用大号字单行排列,每页十一行,用行线分开。解义词用双行小字。后者版面较小,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二开本,无行线。各版间书口处和书名页均注明“扫叶山房石印”字样。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排印的诸子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的国学基本丛书本、万有文库本均有收录。
-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
[汉]民歌 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粱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 此诗收在《乐府诗集》第八十八卷,属《杂歌谣辞》
-
昏昏: 糊涂,愚昧。昭昭: 明白,明智。语出《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生于战国时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以天下为己任,对当时处士横议、士风不古的现状表示了
-
问信风篁岭下梅。
-
刘禹锡《巫山神女庙》 刘禹锡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珮,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刘禹锡在长达22年的被贬谪期间,曾
-
人性如水,曲直方圆随所寓,善恶邪正随所习,富贵声色皆就下,不劳习者也;若非见善明,用心刚,强忍力行,则决堤坏防,不流荡者几希。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用心专著者,雷霆不闻其响;为己重者,不
-
从《京报副刊》上知道有一种叫《国魂》的期刊,曾有一篇文章说章士钊固然不好,然而反对章士钊的“学匪”们也应该打倒。我不知道大意是否真如我所记得?但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不过引起我想到一个题目,和那原文是
-
这句古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真理。第一,想要完全描绘事物的本质和真实面貌并非易事。第二,我们不能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这一句古语警示我们不能轻易地被外表所迷惑,而应通过了解和观察来更好地洞察他人的内心世界。
-
墙外辘轳响,楼前江汉欹。曙光和月色,犹记早朝时。
-
【原题】:某蒙太守卢公惠酒因作诗以谢公子仇香遽赐光和复次韵叙事酬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