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峡口送友人》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这首诗写长江峡口送别友人,当是在剑南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时所作。
首句入手擒题,点明送别的地点、景物和季节。诗人峡口送友,见落花纷飞,想到春将归去,自然有春将去也、人将去也的惜春伤别之感,故而第二句直接吐露出“天涯去住泪沾巾”的悲伤。因诗人与好友朝夕相处,感情深笃,如今一去一留,从此天涯悬隔,相见无期,而自己又不知何日还归,仍要羁留异乡,不觉黯然神伤,潸然泪下,沾湿罗巾。三、四两句就“去住”二字再深入一层,写客中送别的孤凄心境。回想当年“来时万里同为客”,而今送故人归去,自己反倒变成送客的人了。在这凄凉悲切的诉说中,写透了天涯游子客中送客、漂泊无归的哀苦。这种心理状态,很像他在送王闰中所说的:“话我他年(过去)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间。”两相印证,更可见其“正恨殊乡别”、“人间尽是愁”的凄苦。
在古代诗歌中,赠别诗兴于魏晋而盛于唐,几乎无人不写,代有佳作。然而对这寻常题材,要写出新意,全在翻新手法。司空曙由于平生多漂泊的缘故,送别诗特多,在现存的100多首诗中,送留别之作竟多达50多首。他的这首七绝之所以凄楚感人,主要在于真实地写出了万里天涯客中送客的凄凉心境,故沈德潜唐诗别裁云:“客中送客,自难为情,况又‘万里’之远耶,况又‘同为客’耶!”而这几层意思又全靠后两句翻转出来,俞陛云诗境浅说云:“司空此作,于后二句用折笔,言驱车万里,同是征人,今日翻成送别,君去我孤,倍难为别,……其诗境皆转深一层,情味弥永。”
-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
-
兒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 ① 。服齐稷下 ② 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 ③ 。故藉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 不能谩于一人 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白
-
赵坦《烟霞岭游记》 赵坦 烟霞岭,南山之长也。秀气磅礴,苍松蔚然,晨光夕曦,烟浮霞映,彩错斓斒,天成图画。其地多胜迹, 而岌嶪难登, 游者罕至。 岁丙午孟春,友人李青湘及其从子映衡,齐志幽探,招余偕往
-
名言: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于期间。 注释: 徐: 迟缓, 慢。疾: 迅速, 快。数: 术, 技艺。 句意: 不紧也不慢, 心手相应, 口中表达不出来, 但有技艺存在其中。 出
-
此乐府诗为萧衍感物兴怀之作。与其他诗人多怜花惜人不同,萧衍之怜花则重在对芳树的赏玩。
-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予往年有诗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六十年太老,四体不支持。今故云。]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寻云到
-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无限思念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
-
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雠。》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李清照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旒。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宋代朱熹谓:“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李有诗,大略云:‘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旒’云云,中散非汤、武得国,引之以比王莽,如此等语,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