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沈括
治平元年1,常州日禺时2,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3。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4。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5,许氏藩篱皆为所焚6。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7;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州守郑伸得之8,送润州金山寺9,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10。
1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治平:宋英宗年号。2常州:在今江苏省。日禺:日落。禺:禺谷,传说中日落的地方。3见;通“现”,出现。4宜兴县:属常州。5赫然:光彩夺目的样子。6藩篱:竹木编成的围栏。7荧荧然:光彩焕发的样子。8州守:常州太守。9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10王无咎:宋初学者,好书力学。
【析点】 在沈括以前,关于陨石现象的记载,我国史书早已有之,但像本文如此翔实而生动地加以描述似未曾见,且以往的记载大多出于猎奇心理或因此附会出“天人感应”的无稽之谈。惟其如此,本文对治平元年常州发生的陨石现象所作的详细说明在今天就显得弥足珍贵,它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天文学方面的研究资料。
值得关注的是,在关于陨石的诸多记载中,是沈括第一次提到了陨石的质量——“色如铁,重亦如之”。其观察之细致准确令人叹服。
至于本文关于陨石“匣藏”于金山寺中,“游人到则发视”的记载,是否对今天的旅游业也有所启示呢
-
一定是在一个傍晚,月初上,星已疏,繁华的都市华灯燃亮。你,衔着荒野上的一片枯草,抖落夕阳染红的疲惫,静静地落在都市,落在都市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临江而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临江会友的诗句,《临江诗》,描述富春山居图的诗句。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品原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
-
扶桑初日映帘升,已觉铜瓶暖不冰。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
-
国学名句“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出处和解释
【名句】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 语出宋代包拯《上殿札子》。奖赏一定要和功劳相当,而不能加恩使有所增加;处罚一定要和罪过相当,而不能垂幸使有所减免。说明赏罚必须依据功过论定,
-
【3665】世界期待一个怎样的中国(财新传媒编辑部编著,红旗出版社,20万字,2017年10月第1版,48元)△共4个部分:①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
-
一 少年时代的我,对于麦子的认知,是一种神圣的感觉。我们可以感受晚秋播种的辛劳,春日麦苗拔节的期待,夏天麦浪翻滚的喜悦,可就
-
【生卒】:1885—1973【介绍】: 美国诗人、批评家、意象主义*文学运动的创始人之一。生于爱达荷州的海利。父亲是一位土地局的职员。庞德1
-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首先描写花、鸟、叶,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了,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一番感叹,抒发了诗人的惜春之情。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
-
《梅花·烛影摇红梅影》咏梅花诗鉴赏 盛昱一缕
-
春秋战国之际,学派之多号称“百家”,其中有一家为“杂家”。“杂”而能成为“家”,后来是不多了,渐趋于式微。这固然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结果,也与分工越发严细有关,所谓“术业有专攻”,于是“隔行如隔